匂宮出夢 作品

173,聲名

  這絕對不是什麼非常輕鬆的工作。

  從理論上來說,馬爾蒙元帥雖然聲名狼藉劣跡斑斑,想要找出罪名來實在太簡單了,但是就實際來說,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其他現在的“當權派”也或多或少幹過,比如見風使舵、比如奢靡腐敗、比如坑害同僚……如果他冒昧去指控一些不能見光的事情,很容易就牽扯到某個或者某些大人物,不光有違艾格隆的本意,也會為自己樹敵。

  說到底,之前30多年的歷史太過於風雲變幻,有太多太多事情不能夠深究了。

  所以,他絞盡腦汁,在馬爾蒙元帥幾十年的生涯當中尋找突破口,最終選定了這位元帥在1814年的叛賣作為主要的罪名。

  1814年,聯軍攻入到法國境內,拿破崙皇帝和一些仍舊忠於他的元帥們帶領所剩的軍隊奮力抵抗,然而這時候已經失去戰意的馬爾蒙元帥,揹著皇帝偷偷地與聯軍和談,並且在談判之後有意地將自己麾下一萬多名官兵帶到了聯軍的陣地前,陷入到了被炮火射程完全覆蓋的絕境。

  等到這群官兵知道自己被長官出賣時已經為時已晚,而拿破崙皇帝也隨之失去了自己最後的籌碼。

  流放孤島的他到死都對這一樁叛賣行為念念不忘,因為馬爾蒙元帥當年是他的副官,兩個人曾經一起並肩作戰,也是他一步一步地把馬爾蒙提拔為元帥和帝國的拉古薩公爵,然而蒙受了他如此恩惠的人,卻徹徹底底地背叛了他。

  對維爾福檢察官來說,這一樁舊事,是最好的素材,因為這是明確無誤的叛賣,而且還故意把自己的部下當成了炮灰和人質——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都絕不會認同這種卑鄙的行為。

  而這一樁叛賣行為,和其他事情相比牽涉的人相對較少,雖然塔列朗親王可能參與到了其中,但是並沒有實際的證據來指向這位老陰謀家,因此也不會得罪到親王。

  至於“槍斃內伊元帥”一事,雖然馬爾蒙元帥投了贊成票,但是當時是路易十八國王指定的公審投票,要負責也只能是已故的老國王負責;而且當時的貴族院議員們和其他元帥們也參與了投票,牽涉到了很多人,而且這些人當中有些至今仍舊位高權重,所以他決定要儘量避免涉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揮霍公款、傷害平民之類的罪名作為補充,在維爾福的精心炮製下,他相信這一次他又能搞成一次讓外界說不出話來的鐵案,讓一位赫赫有名的元帥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的墊腳石。

  對艾格隆來說,只要他把這位元帥判罪,並且讓其在輿論上不能翻身,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就已經達成了自己的政治目標,所以他倒是不介意維爾福的操作。

  而對塔列朗親王和蘇爾特元帥來說,維爾福的辦案把影響力侷限到了馬爾蒙本人身上,規避了那些不能觸及的黑歷史,他們也相當滿意,所以維爾福相信,自己在夾縫當中又一次完成了任務。

  聽完了維爾福檢察官的耐心解釋之後,埃德蒙大概也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於是他又反問對方。

  “聽上去您已經把事情都已經解決了,那為什麼還需要找我呢?你只需要找一些當年的當事人調查清楚整個叛變事件的始末就可以了吧?”

  維爾福的臉上瞬間露出了隱蔽但又狡黠的笑容,“伯爵先生,話是這麼說,但是您卻還沒有注意到另外一個關鍵。”

  “什麼關鍵?”埃德蒙莫名其妙。

  “您在陛下身邊呆了那麼久,肯定是能夠理解陛下心中所想的,您看,陛下之所以想要針對一個已經失勢落魄的馬爾蒙元帥,真的是糾結於過去的仇恨嗎?不,絕不是,陛下不是那種記仇的人,否則他第一個要審判的人就是塔列朗親王了……很明顯,陛下是想要藉此來向全國、尤其是向軍隊內的將領們聲明自己的權威。既然一位元帥是可以被審判的,那其他人也一樣。”

  維爾福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地注視著基督山伯爵的反應,而伯爵聽到這種不敬之詞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由此他也判斷出來了,伯爵是那種冷靜務實的人,絕不是無腦莽撞、只靠一腔忠誠而得到重用的無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