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81,決斷處置

  說到底,如果因為害怕丟命就裹足不前的話,那他當初就不會逃離奧地利了,拿自己的生命冒險,是他政治生涯當中永不改變的底色。

  而對市民們來說,原本熱鬧的慶典活動,就以這樣一種血腥殘酷的方式,虎頭蛇尾地中斷掉了。

  心有餘悸的人們回到家中,忐忑不安地互相傳遞著消息,由於絕大多數人並沒有親眼看到艾格隆脫險,所以很多人並不明白事態發展到了哪個地步,只能懷著憂心忡忡或者暗自竊喜的心情,度過這一個不眠之夜。

  而到了天亮之後,來自市政廳的佈告正式宣佈了最新消息:羅馬王在刺殺襲擊當中安然無恙,現在已經被轉移到了安全地點。

  這個消息當然會讓有些人感到失望,但絕大多數人卻還是如釋重負——畢竟,經歷了那麼多腥風血雨的動盪之後,哪怕是不支持波拿巴家族的人也不願意看到國家再度陷入到動盪當中,刺殺如果成功勢必會給剛剛平靜下來的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

  接下來官方消息還告知市民,羅馬王將會繼續因刺殺而中斷的公開活動,陛下仍舊熱愛魯昂與諾曼底的人民,絕不會因為卑鄙的刺殺者而影響到對本地的觀感,並且陛下希望市民們不要因為刺殺事件而心懷芥蒂,繼續踴躍參加改日舉辦的活動。

  和sheng長一樣,市民們對艾格隆的決定心驚膽戰,但又暗暗欽佩於陛下的勇敢和氣魄。

  既然他都不怕,那平頭百姓又有什麼害怕的呢?於是羅馬王的倡議很快就得到了熱烈的反響,市民們又紛紛地重新開始湧上街頭,收拾現場並且準備完成中斷的慶典。

  犧牲者們的斑斑血跡固然觸目驚心,但是這慘痛的一幕很快就被拋到了腦後。

  在這個人均壽命不到40歲的年代裡,人們對生死的看法自然比後世要淡漠很多,更別提往前十幾年還有殘酷的戰爭,在一場慶典當中意外死幾個人並不足以讓人們動容。

  在艾格隆的囑咐下,刺殺事件的犧牲者們也得到了優厚的撫卹金,就連傷者也得到了妥善的對待,人們很快遺忘了恐懼,一切又都回到了正常。

  當然,這一場風波絕不會就此輕易平息。

  就像是水面上的漣漪和波紋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爆炸性的消息也在不斷擴散,它最先傳遞到了首都巴黎當中。

  

  留在杜伊勒裡宮裡的特蕾莎公主和塔列朗親王,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人。

  當聽到丈夫再度遭遇刺殺的消息時,本來就氣血不足的特蕾莎差點暈了過去,好不容易才在暈眩當中恢復了鎮定。

  隨後,在艾格隆的親筆信當中她確認丈夫平安無事,這才驚魂初定。

  忍住淚水之後,她把塔列朗親王召到了自己的面前。

  很顯然,塔列朗親王對這一場刺殺也是猝不及防,不過他這一生當中早已經見慣了大場面,當初拿破崙皇帝被刺殺他也是親歷者之一,所以他倒是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然後還溫言安慰特蕾莎。

  “公主殿下,發生這種事誠然可恨,但人生總會出現各種意外的,陛下既然安然無恙那就說明他有著上帝的庇佑,我們不必為此過於擔心。況且,您現在臨盆在即,最好還是靜養身體吧。”

  雖然明知道對方是在安慰自己,但是這種雲淡風輕的態度,自然也不可能讓特蕾莎感到舒心。

  說到底,特蕾莎心裡清楚,塔列朗親王和自己夫婦只是半路因為利益而勾結起來的“政治團伙”而已,彼此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如果艾格隆真的出現什麼閃失,這個老狐狸非但不會出於同情而輔佐自己孤兒寡母,反而肯定會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名義,又來一次翻雲覆雨,把波拿巴家族再次賣出一個好價錢來。

  畢竟對他來說,自己的榮華富貴才是最重要的,他沒興趣在波拿巴家族失去頂樑柱的時候再去幫助它去苦苦支撐國祚,還不如再度改換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