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依依惜別

  波旁王族在復辟之後,也選擇了使用杜伊勒裡王宮作為主要的宮廷所在地,而1830年的教訓也就是一個深刻的例子。

  在原本的歷史上,1848年2月,同樣也是幾天時間裡,奧爾良家族就失去了他們的王位。

  正因為有了這些歷史教訓,所以艾格隆當然不會希望重蹈覆轍,他做出了和路易十四一樣的選擇(恰好這位仁兄也曾經在小時候的投石黨之亂之中,面對巴黎亂民的威脅,跟著母親一起逃出了巴黎……),把宮廷搬到了巴黎遠郊外。

  唯一不同的是,路易十四把宮廷搬到了他自己興建的凡爾賽宮,而艾格隆不想搞得那麼奢靡浪費,他選擇了住在已經存在的楓丹白露宮當中。

  不過,雖然做決定的是艾格隆,但是“移宮”的具體細節當然不需要他來一一處理,這些事情就落到了特蕾莎和夏奈爾的身上。

  雖然這些事並不算重大,但是卻也相當繁雜瑣碎,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尤其是相比於他們“進京”之前,現在服務於他們的宮廷人員已經膨脹了許多,現在已經是一個龐大機構,非要相當大的精力來管理不可。

  特蕾莎並不是那種喜歡當甩手掌櫃的人,而且之前的教訓也讓她明白了手握威權的重要性,於是她就親自把這些事接手了過來,艾格隆也樂得對此不管不問。

  特蕾莎一邊聽取各個侍從女官們的報告,一邊清點各種必要的賬目文件,或者需要一起帶過去貴重物品,在她的努力下,整個宮廷也快速運轉了起來,為不久之後正式的“移宮”做準備。

  不過,在移居楓丹白露之前,特蕾莎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送別自己的弟弟阿爾布雷希特王子。

  作為奧地利非正式代表團的一員,年輕的王子以艾格隆妻弟的私人身份對巴黎進行了訪問,自然也作為奧地利皇室的代表參加了姐夫和姐姐的加冕儀式,他的出席,本身也是在用一種含蓄的方式告訴外界,奧地利皇室和官方對法蘭西帝國復辟的默許態度。

  而如今,既然加冕儀式已經辦完了,他也向姐姐提出了告辭。

  特蕾莎如今身處離家千里之外的巴黎,思鄉和思親之情頗為濃烈,她自然捨不得弟弟就這麼回家去了,所以面對弟弟的時候,她誠懇地提出了挽留。

  “阿伯特,你要不還是在這裡多呆一陣吧,過陣子我們就去楓丹白露了,你也正好可以跟我們一起過去,體驗體驗那裡的風景……”

  “不了,姐姐。”王子婉拒了姐姐的盛情邀請,“我來巴黎已經太久了,爸爸媽媽那邊一定也挺想念我的,我得早點回去見他們。再說了,屬於我的任務我都已經完成了,那我也沒有理由再強留在這邊了。”

  特蕾莎也感到有些無奈,她知道弟弟說得也沒有錯,畢竟他身為皇室成員,一舉一動不光是他自己的事情,也要服從於本國的政治安排,而很顯然,弟弟也不適合一直留在這裡。

  對皇室來說,親情終究還是太過於奢侈的東西。

  既然弟弟都這麼說了,她也不再糾結,於是點了點頭,允許了弟弟的離開。

  “好吧……阿伯特,既然你也有你的顧慮,那我就不強留你了,祝你一路順風吧,也順便回去之後,向爸爸媽媽轉達我的問候。”

  得到了特蕾莎的允許之後,阿爾布雷希特王子也鬆了口氣。

  雖然來到巴黎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於他這個一直留居在維也納的少年人來說,這也算是一次難以忘懷的經歷了。

  這段經歷有好有壞,好的一方面,他見識到了這座讓許多人念念不忘的名城,並且以客人的方式得到了官方的接待,遊覽了幾乎整個城市;但是從壞的方面來說,姐姐之前所碰到的輿論風波,也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

  好在,這一場風波也終究是平息了下來。

  之前,為了平息父親的怒火,讓艾格妮絲寫了一封道歉信送到了奧地利;而過後,他也收到了父親的回覆,在信中卡爾大公對艾格妮絲小姐的態度相對來說比較滿意,所以氣也消了許多,也不再責備阿爾布雷希特,措辭溫和了許多。

  而這也意味著,大公夫婦終究還是以“眼不見為淨”的態度,接受了女婿擁有自己情人的現實。只要艾格妮絲小姐低調行事,不要搶女兒的風頭,也不要惹起外界的輿論,就屬於“勉強可以容忍”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