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2,開刀

  所以,塔列朗親王交給他的簡報,他粗略地瀏覽了一下就直接放了下來。

  “先生,如果我們在這些註定報喜不報憂的廢紙上尋章摘句,那麼我們就什麼都做不了了,現在我希望您不僅僅是幫我運作帝國的政府,還要幫助我去開創一些新的東西。”

  “新的東西?那您是指什麼呢?”塔列朗親王反問。

  “一些促進經濟繁榮,擴大我的財政實力並且讓國民更加富足的東西。”艾格隆想也不想地做出了回答,“現在,我們不僅僅手握著政府,還有著一個絕對站在我們一邊的立法機關,我們必須要趁著這個絕佳的機會,把國家推進到我所希望看到的軌道上。”

  自從大革命之後,無論法蘭西換了何種政體,“憲法”和憲法派生出來的議會都是繞不開的東西,立法機關的權力或大或小,但終究掌握著國家預算的審議、掌握著質詢政府大臣的大權,甚至還可以在自由辯論當中公開指責君主。

  哪怕拿破崙皇帝擁有如此崇高的名望、擁有憲法賦予的絕對權力,但是在帝國時代中後期他也不得不面對議會當中的溫和反對派,比如他一直都不喜歡的拉法耶特侯爵就是其中之一,反對派議員們多次在議會中發表批評性言論,他也聽之任之。

  畢竟,在啟蒙時代開始之後,“民權”的思想已經逐步深入人心,以前那種只需要對上帝負責的絕對君主,已經不合時宜了,為了裝點門面,統治者們必須學會當一個“立憲君主”,也就必須面對一個並非絕對服從自己的政治體制,必須學會容忍反對派的存在,頂多以強勢的姿態來把反對派邊緣化。

  在法國曆史上,議會也經常會因為民意而脫離君主們的掌控,進而引發政治上的僵局,政府垮臺甚至國家陷入動亂——這一點,不久之前波旁王家和國民議會鬧翻進而引發巴黎的動亂,就是活生生的教訓。

  所以,政府和立法機關的團結時期,對艾格隆或者任何一個統治者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時期,也是決定了他們統治上限的時期。

  1815年,隨著帝國在滑鐵盧戰敗,波旁王家再度回到了巴黎復辟了王政,因為殘酷的清洗報復,各地支持波拿巴家族和共和派的力量受到嚴重削弱,議會自然被極端的保王黨分子所充斥,四百零二個議席中有三百五十席屬貴族、上層教士和極端保王派。

  王室的擁護者們歡呼雀躍,宣稱這一屆議會是“無雙議會”,大有眾正盈朝之風采。

  而這一屆“無雙議會”也確實響應了保王黨的呼聲,推動了許多極端反動的報復性政策,將國家帶入了一個白色恐怖時期。

  不過,“無雙議會”的存續時間卻並不久,極端的反動政策和報復清洗並不得人心,在局勢穩定之後,法國人也逐漸拋棄了這些極端的保王黨分子,一大批態度溫和的自由派被選舉成為議員,這些議員也經常和王室唱反調,造成了多次政府內閣垮臺。

  現在艾格隆也可以歡呼自己擁有了一個“無雙議會”。

  在不久之前,他為了加冕稱帝而在法國各地舉行了稱帝公投,而就在同一時間,臨時政府以“上一屆議會應該自然解散”為理由,也進行了帝國第一屆的議會選舉。

  艾格隆藉著全國巡遊的民意高漲,同時藉助各種各樣的“輔選手段”,拿到了700萬支持自己稱帝的公投選票;而他的收穫也不僅僅如此而已,熱情高漲的民眾,在支持羅馬王稱帝的同時,自然也非常樂意支持那些公開忠誠于波拿巴家族的議員候選人。

  在議會選舉當中,負責操盤稱帝公投的諾瓦蒂埃侯爵也沒有過多插手,畢竟要在幾百個議席作假不光工程量太過於浩大,而且也很容易引起整個地方精英勢力的反感。

  所以,在相對公平的選舉環境當中,艾格隆還是藉助高漲的民望拿到了他想要的大勝。

  在帝國第一屆國民議會當中,鐵桿波拿巴支持者加上公開表態擁護皇帝陛下的議員,擁有著超過八成席位的壓倒性優勢,也就是說,至少在現在這個時期,帝國政府想要推動預算案、想要推動新的立法,基本上都會得到議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