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46,推心置腹

  至於這個由他一手創建的機關,到時候交給他雄心勃勃、熱情滿滿的副手莫爾尼伯爵即可。

  同時,如果想要成為帝國宰相、並且坐穩首相的寶座,光有自己的寵信是不夠的,他還需要龐大的勢力、需要一整個利益集團來維護他,這樣他才坐得穩位置。

  在如今這個年代裡,這也就意味著他需要一個由姻親、故舊組成家族關係網絡。所以無論是最“開明”的英國,還是最“專制”的俄羅斯,都毫無例外的是貴族執政,沒有貴族的血緣和關係網絡,連觸碰權力的資格都沒有。

  然而這方面,埃德蒙是有所欠缺的,他出身平民、父母早亡,雖然在塔列朗親王的幫助下,他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意大利貴族和法國貴族聯姻產生的、“原汁原味”的貴族了,但是“家族關係”這種玩意兒是偽造不出來的,他沒有有勢力的親朋故舊。

  所以,為了彌補這樣一個短板,他就需要一個家庭,而且是一個門第高貴、勢力龐大的姻親,有這樣一個姻親作為“媒介”,他才能夠在貴族的世界當中站穩,最終坐穩帝國首相的寶座。

  這些東西,權力慾望淡薄、權術生疏的埃德蒙其實並沒有想那麼多,但一心想要提攜他的艾格隆,卻不得不為他考慮。

  伯爵必須娶一位貴族小姐,而且必須是來自於權勢煊赫的名門,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接受聲名狼藉、勢單力薄的愛米麗轉正,那不光會讓伯爵成為笑話,日後更加會成為政敵們攻擊伯爵的藉口,絕對不行。

  按理說來,雖然貴族是“稀有族群”,但法蘭西從來不缺名門貴族,但是一考慮到艾格隆的特殊地位,情況瞬間就不一樣了。

  艾格隆是幹掉了波旁王家取而代之的,那麼圍繞在波旁王家的那一批舊貴族們,要麼被迫流亡,要麼被他一口氣清洗,大批人損失了貴族院議員席位,就算他們不懷恨在心,元氣大傷的他們也難以再有什麼作為了,也很難再成為伯爵的助力,更加還會帶來“私通波旁”的口實。

  而帝國的新貴族們,名望資歷和權勢卻也並不穩固,很難說能夠幫助他多少。

  所以想來想去,埃德蒙作為他的寵臣,居然看不到多少合適的姻親對象來。

  不得不說,諾瓦蒂埃侯爵的眼光確實刁毒,他居然在冷眼旁觀當中,看到了埃德蒙所處的兩難處境(比伯爵本人更加看得清楚),然後他提出了這種“兩難”處境的最好解法——他的孫女兒瓦朗蒂娜。

  拋開年幼、仇敵等等顧慮不談,單單從基本事實來看的話,瓦朗蒂娜真的確實很符合伯爵的“痛點”。

  首先,諾瓦蒂埃侯爵出身於舊貴族,卻又在大革命當中混得風生水起,最後竟然成了拿破崙皇帝的重臣,所以他同時具有“舊貴族”和“新貴族”的雙重屬性,人脈極為寬廣。

  而且他個人能力已經極強,1815年他是拿破崙皇帝復辟組織的主席,一手操盤了皇帝從厄爾巴島登陸到重返巴黎的“壯舉”,試問有幾個人能望其項背?

  直到現在,侯爵還是艾格隆麾下不可或缺的元老重臣,他一手操盤了艾格隆的“授權公決”,幫助艾格隆獲得了他最想要的登基合法性來源,現在還在貴族院當中作為艾格隆的代表坐鎮在那裡,讓艾格隆可以毫無顧忌地推行自己的政策。

  這樣的人如果完全站在埃德蒙這一邊,哪怕他退休或者死亡,他的親朋故舊也必然會高看伯爵一眼,甚至主動聚攏到伯爵身邊成為他的助力。

  而且瓦朗蒂娜自己也非同一般,維爾福當初一副“死忠保王黨”的面孔,博取了保王黨舊貴族們歡心,進而迎娶到了聖梅朗侯爵的獨生女兒。

  現在雖然他的夫人已經過世,但瓦朗蒂娜作為外孫女兒,被老侯爵夫婦當成了唯一的繼承人,這一家名門貴族的財富和聲望,自然也要流傳到瓦朗蒂娜和她的子孫們手中了。

  【在原著當中,維爾福的後妻先毒死侯爵夫婦,再去對瓦朗蒂娜下毒,為的就是想要讓瓦朗蒂娜先在法律上繼承侯爵夫婦的財產,然後再通過毒死瓦朗蒂娜,把這一份財產轉移到她自己的兒子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