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19,兩面派

  “陛下,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要使用兩面派手段,誠然這確實管用,但是操作起來也有風險,甚至有可能會引發不可測的後果。”

  “我這一生的經歷告訴我,想要成就大事,就絕不能怕冒險。”艾格隆收斂了笑容,然後嚴肅地回答對方,“只要成功的把握大於失敗的把握,那麼我就要幹,而且絕對不會半途而廢——因為,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只會錯失良機一事無成,歷史往往垂青於那些敢想敢幹的人,如果成為了皇帝之後我就只能畏首畏尾,那我當著皇帝還有什麼意思?!”

  陛下,終究還是個年輕人啊……

  面對艾格隆傲然的宣言,伯爵心想。

  不過,這樣的宣言,卻也讓伯爵心裡產生了共鳴,因為,伯爵,也是一個不過只比艾格隆大了一歲的年輕人。

  哪有年輕人不喜歡冒險的呢?

  於是,他的心頭也逐漸燃起了火焰。

  “那麼陛下,您打算怎樣玩弄您的兩面派手法呢?又需要我去做什麼呢?”於是,他馬上就問。

  對於伯爵的問題,艾格隆也不打算隱瞞,於是他繼續侃侃而談。

  “首先,我將親自在議會發表演講,闡述帝國政府愛好和平、絕不打算因為外國的紛爭而打仗的立場,讓各國政府安心,不必準備一場可能的反法戰爭;但是,我要告訴世人,我非常同情波蘭人民的遭遇,希望他們得到應有的權利待遇,而不是被當成一個奴隸民族;並且我願意為波蘭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幫助,並且接收一部分波蘭難民,以此來展示我對自由、博愛的堅持……總之,除了堅決不打仗之外,我將以波蘭人民好朋友的身份面對世人,就算為此觸怒沙皇也無所謂,反正現在沙皇也不能把我怎麼樣。而英國人也只會對我的立場叫好。”

  艾格隆的盤算,歸根結底,就是利用自己此時的“高民望”,強行壓制輿論,同時又高調宣佈同情波蘭人民的自由事業,順應了民心,又同時“自抬身價”,把自己這個皇帝當成了普世價值代言人。

  反正,只要他不觸碰底線,世界上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表演。

  說完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之後,艾格隆又看向了伯爵,“至於你,我希望你趁著波蘭還沒有滅亡,出使華沙為傳達我的同情和慰問,並且製造一種愛莫能助的輿論,順便可以把波蘭一部分波蘭領導層帶回法國來,把他們秘密安置起來,作為我們的友好人士——當然,這一切要儘量做得低調,不要讓沙皇逮到明確證據,除此之外,我對你寄託了完全的信任,你可以放手去幹。”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1830年的伯爵,也被篡位上臺的奧爾良公爵派去波蘭出使了……只能說,近代法國君主們的玩法都大差不差,都是在“國際強權”和“政治正確”之間耍弄兩面派手法。】

  “是,陛下。”伯爵立刻應了下來。

  此時他已經完全明白了艾格隆的用意,他心裡也知道,塔列朗親王肯定也在其中參謀籌劃,也就是說,這是帝國的集體意志,而自己就是被選中的執行人——無法推脫,也必須執行。

  在君臣兩人商定完畢之後,艾格隆又說起了題外話。

  “對了,為了演戲演全套,我在這段時間還會在宮廷當中熱情接見波蘭難民,現在巴黎當中,你認識的波蘭難民裡,有什麼傑出優秀人才嗎?我想給世人立個榜樣。”

  “我倒是認識一個……”沉吟半晌之後,伯爵做出了答覆,“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作曲家剛剛流亡到巴黎,有人介紹我認識了他,確實驚才絕豔。”

  “他叫什麼名字?”艾格隆好像想到了什麼,但還是按捺住性子問。

  “肖邦……好像姓這個。”伯爵想了片刻才回答。

  畢竟,音樂家對前途遠大的政治家伯爵來說不過是個“工匠”而已,他才沒有多少心思去記住對方的名字。

  “肖邦嗎……”艾格隆擺出了一副隨意的樣子,“那好,通知他一下,我請他過來楓丹白露宮,為皇室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