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22,天才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一部分自知獨立無望、又不願意繼續當沙皇順民的知識分子和貴族選擇了流亡,這些流亡的波蘭人在接下來幾十年當中也會流散四方,並且懷揣著對“故國”的眷戀,等待著國家真正獨立的那一天。

  而法蘭西帝國,也如同皇帝所承諾的一樣,張開雙臂迎接這些被迫流落異鄉的客人,讓他們得到安全的庇護,不必擔心被遣返回國,法蘭西也將成為他們第二個故鄉。

  此時,正有一位波蘭流亡者,在楓丹白露宮廷的盛情邀請之下,悄然來到了這座美麗的宮廷當中。

  走下馬車之後,漫步於宮室之間的年輕音樂家肖邦,看著這座優美的宮殿,以及環繞著它的青山綠水,他宛如有一種身處幻夢的迷離感。

  就在不久之前,他剛剛從混亂的祖國逃離,輾轉之後來到了巴黎,那時候的他可謂是倉皇淒涼,祖國的血腥動亂更是讓他憂心忡忡;然而,在短短几個月之後,他卻突然在某一天,從朋友那裡得到了通知,年輕的法蘭西皇帝陛下邀請自己前往楓丹白露演奏。

  他還從朋友那裡得知,皇帝陛下聽說自己的才能之後,非常賞識自己,想要聆聽他的演奏,甚至還打算聘請自己成為宮廷樂師。

  一個無依無靠的流亡者,轉眼之間就要成為一位知名的音樂家,還有比這更奇幻的經歷嗎?

  作為一位藝術家,能夠受邀請來到法蘭西宮廷當中“獻藝”,自然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哪怕是個性驕傲的肖邦,自然也難免會有一點沾沾自喜。

  然而,考慮到自己祖國目前所承受的危險,以及自己親朋好友們正在承受的苦難,他也很難開心起來。

  在衛兵的帶領下,他穿過了裝飾著畫像的走廊,然後被帶到了皇帝陛下的會客室當中。

  他沒有等待多久,房間的門又重新打開了,接著一對身穿便裝的青年夫婦,聯袂走了進來。

  即使沒有人通報,年輕的音樂家自然也知道這對青年夫婦到底是誰,於是他立刻恭敬地向兩位至尊躬身行禮,“兩位陛下,我很榮幸得到宮廷的邀請,感謝您們的抬愛,我將盡我所能,以我的才藝回報您們!”

  “肖邦先生,不必如此拘謹。”這時候,年輕人以隨和的語氣做出了回應,“您是我們尊敬的客人,現在這裡只有一對尋常夫婦和一位天才的藝術家,我們應該以更加融洽的態度彼此相處,因為藝術是不分階級的。”

  得到皇帝陛下的允許之後,肖邦重新抬起頭來,小心翼翼地注視了一下面前的青年夫婦。

  和外界的傳言一樣,這對夫婦既年輕又俊美,並且舉止優雅,充滿了親和力。

  而在同時,艾格隆也打量了一下年輕的音樂家。他身形瘦削,面色蒼白,有著淺金色的長髮和鷹鉤鼻子,面相有些孤僻,但並不難看,反而符合人們對藝術家的想象。

  因為還是第一次得以進入宮廷當中見到一國之君,所以肖邦自然也顯得有些緊張,但也並不顯得卑躬屈膝。

  很顯然,雖然兩個人的階級地位、財富有著天壤之別,但是這位年輕音樂家心裡並不覺得自己要比皇帝陛下卑賤——哪怕他現在正在蒙受皇帝陛下的恩惠。

  作為一個音樂“天才”,肖邦對自己的才能有著絕對的自信,所以雖然現在還是個籍籍無名的年輕音樂家,但他相信哪怕沒有皇帝的賞識,自己也能夠在歐洲樂壇闖出一片天,因此他對皇帝陛下的邀請,就沒有那種誠惶誠恐、感激涕零的感覺。

  說到底,對那些有才能的人來說,都有一種“恩主賞我飯吃我當然很感謝,但沒有你,我靠著自己的才能也可以混出一片天”的心態,當年貝多芬對自己的恩主就喊出了“親王之所以是親王,是由於偶然的出身,我之所以為我,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親王會有無數個,但貝多芬只有一個”之類的話,而且也確實做到了。

  而艾格隆對對方的這種態度也不以為忤。

  說到底,他對那些有才能的人都是十分包容的,不在乎對方對自己的態度是否謙卑。

  “我很高興能夠認識您,肖邦先生——不瞞您說,我也是在不久之前才聽說您的名字,當時,亞歷山大·瓦萊夫斯基伯爵向我大力推薦了您,並且稱讚您是罕見的音樂天才,我不知道他這是實話還是誇張,但他確實成功地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特意將您邀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