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23,演奏

  年輕皇后的溫言安慰,讓原本頹喪痛苦的音樂家稍稍振奮了一些精神。

  雖然特蕾莎並沒有說自己要捐多少錢,但是可想而知,以她法蘭西皇后的身份,捐款不可能太寒磣,而且她公開在社會上發起一場幫助波蘭難民的募捐活動,必然也會帶動一股社會風潮,募集的善款肯定會更多。

  雖然這不可能改變波蘭即將面臨的命運,但確實已經“夠意思”了。

  而這也代表著,肖邦大著膽子向兩位陛下進言,並不是在做“無用功”。

  好吧,至少我對波蘭人民的貢獻,超過了任何一位流亡者了……帶著些許苦澀和慶幸,年輕的音樂家心想。

  而這時候,他對兩位陛下也充滿了感激和好感,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他們對波蘭人的幫助,比世界上其他所有人都更多了。

  “兩位陛下,請允許我代表我個人、以及我所有受苦受難的同胞,真誠地謝謝你們。”他再度躬了躬身,然後以最大的熱忱向夫婦兩人獻上敬意,“我們會永遠銘記兩位的好意,無論遭遇什麼,波蘭不會滅亡,我們對法蘭西皇室的敬愛和友誼,也絕不會消亡!兩個民族將永遠會是朋友,而我個人,就是這份友誼的產物。”

  其他人說這種話就像是套話,而肖邦說出來卻是事實——因為他本人,就是“民族友誼”的產物,他的父親原本是一個法國人,後來移民到波蘭擔任了家庭教師,因此讓小時候的肖邦得到了最基礎的音樂教育。

  父系血緣並不影響國家認同,既然生在波蘭長在波蘭,所以他自認為是波蘭人毫無問題,波蘭也會將他看做是民族驕傲。

  說完之後,他又把話題轉移到了自己身上,“很抱歉,因為我個人的一些私心,耽誤了兩位陛下的時間,我一定會盡我所能讓您們感受到音樂的美。”

  “那就有勞您了。”艾格隆淡然點了點頭。

  不過,雖然表面上很平淡,但是艾格隆內心卻有點小激動。

  說實話,因為肖邦在“未來”享有的鼎鼎大名,艾格隆根本就不懷疑他的水平,他早就做好了“大飽耳福”的心理準備。

  因為肖邦英年早逝的緣故,所以他創作的曲子雖然流傳於世,但是他個人的演奏卻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只能由當時人的回憶錄、以及他的學生的記述和演奏才能夠得以管中窺豹,卻沒有人能夠再親身體驗,這誠然是一種遺憾。

  而現在,艾格隆卻可以“重現”這種視聽盛宴,他利用自己的權勢,輕易就招來這樣一位天才音樂家和演奏家為自己獻藝——不得不說當皇帝確實很爽。

  既然不再有爭論,那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再閒談,而是一起走到了特蕾莎的琴房當中。

  作為皇后,特蕾莎的琴房當中自然有著最高標準的配置,光是名貴的鋼琴就有好幾臺,平常特蕾莎會彈琴自娛,而今天,她自然就扮演聽眾的角色了。

  在夫婦兩個人的注視下,肖邦在琴房裡踱步著,看了看幾架鋼琴,還試了試音色,最終選定了其中一臺鋼琴,在它之前落座。

  一坐上座位,雙手觸摸到琴鍵,年輕的音樂家臉上原本那些頹喪和緊張都完全消失了,而是浮現出了一種沉浸於自己世界、旁若無人的神態——同樣也是一種屬於天才的傲慢。

  雖然眼下他是一個流亡者,在世界上沒有寸土,但是他卻是琴鍵上的國王,並不比任何人卑下。

  一看到音樂家此刻自信昂揚、旁若無人的神情,夫婦兩個人就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然後特蕾莎悄悄地挽住了丈夫的手,再輕輕附在他耳邊小聲說,“殿下,光是這副神態,看上去他一定才能不凡呢……”

  特蕾莎熱愛藝術尤其是音樂藝術,當初在維也納的時候就經常觀看演出,甚至還贊助過貝多芬這樣的一代巨匠,她對藝術家的“眼力”自然也超過了常人,所以哪怕是看著肖邦此刻的樣子,她都能夠感覺到那種天才的氣質。

  “我也覺得。”艾格隆只是微微一笑。

  就在夫婦兩個人的竊竊私語當中,年輕的音樂家已經調整好了狀態,接著,他的雙手開始在琴鍵上慢慢跳動,接著,一段段流暢的樂聲開始從鋼琴的腹腔當中傾瀉而出,並且瞬間充塞到了兩個聽眾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