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37,插隊

  在隨口幾句話之間,夫妻兩個就決定了愛麗絲今後的命運——差點和埃德加玉石俱焚的愛麗絲,終於幸運地從災難當中脫了身。

  而且,她還為自己的未來,找到了最堅實的保障。

  對愛麗絲的事,特蕾莎也很快放在了一邊,她現在還有更加重要和緊迫的事情要忙碌。

  隨著拿破崙皇帝的遺骸被帶回到法蘭西的土地,一場全國性的哀悼和紀念活動也隨之徐徐展開。

  拿破崙皇帝的靈柩,將會從南方一路運往巴黎安葬,因為沿途各地都有紀念儀式,所以它一路走走停停,預計在下個月就會正式來到巴黎。

  “皇帝返回他忠實的首都”,這勢必將是盛況空前的歷史瞬間。

  為了這樣一個歷史瞬間,帝國政府和巴黎市政府都已經動員了起來,全力去組織這樣一場萬人空巷的大遊行。

  除了政府之外,宮廷自然也不可能閒著。

  所有皇室成員、高級廷臣和命婦,宮廷的全班人馬自然都會出動,一起見證先皇的靈柩安葬儀式——唯有如此隆重,才能夠體現先皇在帝國意識形態上的“圖騰”作用。

  所以,現在整個楓丹白露宮廷自然也在加班加點連軸轉,為這樣一場儀式做準備。

  符合各人職銜等級的喪禮服裝、必要的道具,儀式的細節和秩序、各色人等的站位和席次……這方方面面匯聚在一起,宛如一項浩大的工程。

  而且,因為這樣一場儀式的政治高度,所以特蕾莎責無旁貸,只能親自過問,自然這段時間她也忙得焦頭爛額。

  雖然她身邊也有一群女官為她分憂,但是她們的能力都不如精明勤勉的愛麗絲,這也是她這麼希望儘快召回愛麗絲的原因之一。

  而與此同時,特蕾莎心裡也是百味雜陳。

  作為一個奧地利皇室成員,她小時候對拿破崙皇帝固然有欽佩之感,但更多的是敵意——畢竟就是他,讓哈布斯堡家族放棄了神羅皇帝頭銜,並且被迫兩次逃離首都,割地賠款甚至還送了女兒求饒……恥辱和仇怨,已然太多太多。

  可是,因為機緣巧合,她卻成為了拿破崙皇帝的兒媳婦,甚至還要親自殫精竭慮地為他準備死後十幾年的葬禮,還要力求盡善盡美,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所謂“世事無常”,莫過於此,以至於她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

  但是,誰讓她深愛著殿下呢?

  她現在是波拿巴家族的一員,也是波拿巴帝國的主母。

  之前的恩怨都是過眼雲煙,她要安葬的不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大的仇敵,而是她丈夫的父皇,她自己的公公,也是波拿巴家族的“開國之君”。

  她和丈夫,以及他們的子子孫孫,也將隨著拿破崙皇帝一起,安葬在這裡。

  這就是她選擇的命運,而且她對此甘之如飴。

  一想到這裡,特蕾莎的臉上,又浮現出了釋然的笑容。

  想來,他的在天之靈,看到自己夫婦為他的所作所為,也會感到欣慰吧?

  ==============================

  回到楓丹白露之後,艾格隆也開始把精力放在準備接下來的葬禮上。

  而就在第二天,他突然收到了瑪麗亞公主請求覲見的消息。

  雖然對此感到有些疑惑,但是他還是允許了對方的覲見,把她帶到了自己的面前。

  “瑪麗亞殿下,您找我有什麼事嗎?”

  “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陛下。”瑪麗亞的面色不善,看上去心情頗為糟糕,“我沒有收到參加葬禮的邀請,更沒有任何人告訴我接下來我應該做什麼……”

  經過瑪麗亞的講述,艾格隆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

  原來,在整個宮廷為了拿破崙皇帝的葬禮緊張動員準備的時候,瑪麗亞卻彷彿像是局外人一樣被遺忘了,而當她發現連自己的外甥女泰奧德蘭德公主都已經被排定好了當天的席次之後,更是氣不過,於是就來找艾格隆抗議了。

  聽完她的講述,艾格隆立刻就明白,肯定是特蕾莎刻意為之,把她晾起來了。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瑪麗亞也沒有必須出席的理由。

  以什麼名義呢?

  泰奧德蘭德公主是歐仁親王的女兒,是博阿爾內家族的成員,她現在也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室成員,她自然也是拿破崙皇帝的“孫女兒”,她當然有資格、而且必須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