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 作品

191,最後的請求

  心情沮喪歸沮喪,他還是必須要打起精神來,完成自己的任務。

  之前他過來的時候,實際上揹負著的是“弟弟”賦予的雙重任務,一方面,給予戰火中的波蘭人一些人道援助(私下裡也給點軍火援助),一方面,幫助波蘭人中的精英分子前往法國避難。

  現在,隨著局勢的混亂,前一個任務已經很難實施了,波蘭危如累卵的局勢,使得他難以再找到人幫助自己分配物資,他手頭上的東西也差不多已經送完了,現在很難再從法國得到新的補充;而後一個任務就不一樣了,現在反而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既然他能夠看出形勢已經絕望,那麼其他人也一樣能夠看出來,而和已經“上岸”成為法國外交人員、註定可以安全逃脫的亞歷山大不一樣,這一次波蘭造反作亂,華沙城內許多高官顯宦和知識分子都深度參與了,他們在沙皇眼裡肯定是“十惡不赦”的叛賊,一旦俄軍重新返回華沙,那麼等待著他們的,顯而易見就會是一場清算。

  哪怕不處死,也有可能被監禁或者剝奪一切財產。

  正因為知道這一點,這些心懷恐懼的人們,不顧一切地想要在徹底滅亡之前找到一條生路,他們私下裡甚至公開找到亞歷山大·瓦萊夫斯基伯爵,希望能夠為本人、或者為自己的家人獲得流亡法國的許可;而遵照艾格隆的命令,亞歷山大也來者不拒,只要有人向他提出申請,他幾乎都同意了,不動聲色當中,讓成千上萬人獲得了一條生路。

  這些絕望的人們,看來他的所作所為,自然對他和背後的艾格隆千恩萬謝。

  “拿破崙”這個他們曾經喜愛過甚至崇拜過的符號,當年曾經幫助波蘭復國,時隔二十年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又成為了他們新的護身符——雖然這兩個兒子保不住波蘭,但是至少可以保住他們的性命、財產和自由。

  剎那之間,亞歷山大在華沙獲得了巨大的聲望,被不少人看成了“義人”。

  除了名望之外,他的個人財富也得到了大大的擴充——在這個時候,許多富有的波蘭人想要逃離華沙前往法國流亡,為了維持個人生活所需、同時為了不讓沙皇沒收他們的財產,他們自然會想要變賣他們的家產不動產,換成可以輕易攜帶的珠寶和現金。

  於是,華沙和周邊地區的宅院和土地交易,突然變得空前活躍了起來,因為賣家實在太多,所以交易價格一跌再跌,甚至達到了一個幾年前難以想象的低價。

  在這個“繁榮”的交易市場當中,亞歷山大也成為了其中的參與者,他低價買入不少資產,等以後局勢穩定,轉手一道就能賺上一大筆,可謂是發了橫財。

  他知道這是“國難財”,可是既然這些流亡者們反正是要拋售家業的,那麼自己不買也會有別人買,倒不如自己來賺上一筆,就當是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為波蘭服務的“報酬”吧。

  反過來說,很多人把財產低價賣給他,其實也是看重了他“不會被俄國人清算”的身份,賣給他以後就有買回來的機會,總比無償被俄國人沒收要好。

  細究的話,這倒也算是各取所需。

  在今天這個陰鬱的下午,亞歷山大剛剛接見了又一批准備前往法國避難的上流人士,並且給他們簽發了必要的文件,在送走他們之後,疲憊不已的他,癱軟在了沙發上準備休息。

  而就在這時,他的僕人又給他送來了有人拜訪的消息。

  他原本想要讓對方先等候著,但是聽到了對方的名字之後,他改變了主意,讓僕人把對方直接帶到他的面前——因為,這個訪客,正是他的好友安東尼·科瓦爾斯基。

  正在一個多月前,安東尼曾經偷偷拜訪了他,告訴他自己參加了起義軍,還向他索要了援助。

  而他也慷慨解囊,偷偷地援助了對方不少手上的武器彈藥。

  從那之後,他們兩個就斷了聯繫,而今天,他們終於又見面了。

  和上次見面雖然只隔了一個多月,但是此時的安東尼給亞歷山大的印象卻截然不同了——

  上一次,身為大學教授兒子的安東尼文質彬彬,充滿了知識分子的氣質;而現在,他乾瘦,臉色枯黃,因為長時間的行軍和疲勞而眼圈發黑,頭髮也變得凌亂乾枯,眼睛裡也有著明顯的血絲,再也看不到之前的風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