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639章 太監不是好東西啊!



            大明王朝一直飽受詬病的地方,便是宦官亂政,真要論及出處,還真是朱棣所為。

其實,在大明剛建立的時候,太祖朱元璋對宦官這個集團採取了嚴厲甚至是苛刻的政策。

洪武十七年,太祖朱元璋在設立司禮監以後,於南京的皇宮大內樹立了一塊鐵牌,在上面明確寫下內臣不得干預正事,預者斬的文字。

除此之外,太祖朱元璋還嚴令不準宦官識字,不準宦官與外層通信,不準宦官將有朝中官銜,不準宦官穿戴官服。

在洪武年間,宦官官階最高不得高於四品。

這一系列嚴格限制宦官的規定,從而剝奪了宦官參政和受教育的權利。這種嚴格限制宦官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太祖朱元璋去世,並且貫穿了整個建文一朝。

然而,當面前這位皇帝陛下靖難成功即位稱帝以後,卻公然違背祖訓,開始重用宦官。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根基不穩。

朱棣是靠起兵造反才最終登上皇位的,所以在當時大部分建文舊臣,甚至是百姓的心中,朱棣這個皇帝屬於是既不正統,也不合法。

如此一來,朝野上下流言四起,議論紛紛,甚至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死於那場大火的說法也廣為流傳。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言論,無非就是人們在質疑朱棣皇位的合法性,以至於發展到後來就連朝堂上的很多大臣都開始相信朱允炆並未身亡,而是逃走了。

由此也就直接導致了朱棣執政初期面臨著皇帝和臣子互相猜忌的局面,甚至一代鐵血帝王不得不向士紳縉紳妥協退讓,選擇了暫時隱忍。

朱棣無奈之下,能夠信任的臣子不多,而身邊的宦官無疑就是最好的人選。

相比於這些貌合神離的官員朝臣,朱棣自然更加信任太監閹人,畢竟太監閹人忠心耿耿。

畢竟太監閹人可以說皇帝的家奴,也就是“自家人”。

而且靖難之役的成功,宦官發揮了令人側目的巨大作用,如燕王府宦官王彥王狗兒,靖難大戰中屢立戰功,現如今成了首任遼東鎮守太監,深得朱棣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