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649章 出兵倭國

 “倭國?”

 “周愛卿想對倭國動手?”

 朱棣滿臉狐疑地看向周新。

 這位剛剛經受牢獄之災的周鐵面,此刻神情卻是異常嚴肅。

 他出獄之後立刻就寫了一封奏章,極力請求皇帝陛下派遣水師出海的時候,順道把那個倭國給滅了。

 朱棣看了奏章,立刻召見了周新。

 “愛卿,這是怎麼回事?”

 “陛下,與其讓大明百姓承擔徭役之苦,不如像弘壁說的那般,抓捕倭奴承擔徭役!”

 周新態度很是堅定,道:“倭國一向卑劣,還曾在洪武年間斬殺我大明天使,對我大明不敬,這些年來倭寇之患也始終不絕,山東等地的沿海百姓飽受倭寇劫掠襲擾之苦,臣以為是時候清算這倭國了!”

 周新這些想法,與朱棣不謀而合。

 皇帝陛下罕見地對周新露出了笑容,然後立刻傳召文武重臣,李弘壁也赫然在其中。

 聽聞皇帝陛下有意派遣水師出海,先將倭國給滅掉,群臣一時間議論紛紛。

 “陛下,倭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這倭國的子民自然也是陛下的子民,這搶倭國的百姓充當勞力,實在不是大國該有的風範。”

 吏部尚書蹇義搖搖頭說道。

 “迂腐~”

 李弘壁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出言道。

 “這倭國也就是時不時來給我們上貢一下,這算什麼藩屬國?”

 “要真是藩屬國,那倭國這邊就應該約束他們的人,不應該到我們大明的東南沿海來劫掠!”

 “去年的時候,倭寇可是洗劫了山東沿海的一個鄉鎮,死了幾千人呢,難道這筆血債諸位公卿都沒有放在心上嗎?”

 聽到李弘壁的話,蹇義頓時就無話可說了,這事情他是知道的,倭寇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

 山東作為沿海地區,那更是經常會遭到倭寇的侵襲。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大明的船隊前往倭國這邊,有好些船都遭到了倭寇的洗劫,有一艘船甚至於被洗劫的乾乾淨淨,上面的大明子民都被殺的精光。”

 “另外,倭國這邊現在也是開始對我們的商船加徵重稅,要求我們繳納更多的稅收才允許我們去倭國經商。”

 “這哪裡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朝鮮才是我們真的藩屬國,年年上貢,對我們也是從來不敢有絲毫的冒犯。”

 “至於倭國,還有安南,他們都是有好處的時候,我們就是宗主國,沒有好處的時候,翻臉就不認人。”

 “諸位可不要忘了,太祖高皇帝當初曾經派遣使臣前去招降這倭國,這些卑劣蠻夷卻將我大明正使殺害,其餘使團眾人全部關押囚禁了起來,還在國書之中對我太祖高皇帝不敬,這算是哪門子的藩屬國?人家承認過是大明的藩屬國嗎?”

 面對李弘壁的接連質問,群臣都是無話可說。

 真要是說起來,他們確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以維持所謂的天朝顏面。

 要知道這倭國對大明可一直都是態度惡劣,殺了大明天使不說,還敢在國書上面挑釁太祖高皇帝,可想而知這是些什麼蠻夷東西了。

 “沒錯,倭國的倭寇經常襲掠我們大明沿海地區,又對我大明的商船構成威脅,這倭國還對我們徵收重稅,這是根本就沒有把我們大明放在眼裡面。”

 成國公朱能開口表態,同意出兵倭國。

 “我覺得我們應該狠狠的教訓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同樣也是可以保護我們大明的子民。”

 魏國公徐輝祖同樣開口。

 武將勳貴毫無疑問是站在皇帝陛下與李弘壁這邊的。

 他們早就看那倭國不順眼了,既然朝廷有餘力,為什麼不可以出兵倭國,將這個卑劣的彈丸小國給徹底剿滅呢?

 “可是,對藩屬國動武,終究是不太好吧?”

 戶部尚書夏原吉微微搖頭,他還是反對對藩屬國動武,而且身為文官他天然性就不喜歡動武,不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我覺得我們大可下一道申飭詔書給倭國的倭王,讓他約束自己的臣民,如此自然就可以解決倭寇的問題。”

 “申飭詔書?你準備給誰?”李弘壁聽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夏尚書,您可能不知道,倭國倭王雖然是倭國的君主,但這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倭國的倭王對各地的大名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他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實際權力,所以他對倭國各地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控制權。”

 “倭國真正說的上話就是各地的大名,他們是諸侯王,最大的那個諸侯王成立了一個幕府,自稱幕府大將軍,代替倭王執掌天下……”

 群臣聽得眉頭一皺,這都是些什麼套路?

 挾天子以令諸侯?

 還是架空了倭王的那種?

 真是一群蠻夷啊!

 “更何況,要是申飭有用的話,我們大明的倭寇、海盜早就解決了,哪裡還

用得著我們親自出手?”

 李弘壁輕笑道,顯然申飭也根本就行不通。

 朱棣倒是來了興趣,追問道:“大名?這是什麼東西?”

 “這大名就相當於是倭國這邊的貴族,現在的倭國非常的混亂,各個地方的大名割據一方,差不多是地方諸侯。”

 或許是覺得說辭有些誇張,所以李弘壁緊接著就貼心解釋道:“當然了,倭國很小,這些大名的勢力範圍也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一兩個縣的範圍。”

 “這些倭國大名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村鎮的鎮長,大名之間的戰鬥類似於村鎮械鬥,兵力一度可達三五千人……”

 嗯,三五千人,村鎮械鬥。

 聽到李弘壁這話,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要知道大明與帖木兒國的那場國戰,光是上陣殺敵的將士都高達五六十萬,更別提還有為之輸送糧草輜重的輔兵民夫,算上的話更是高達百萬之巨!

 而這倭國充其量總兵力也不過萬把人罷了,真是讓群臣都有些哭笑不得。

 朱能和徐輝祖甚至都沒有興趣,直接讓梅殷帶著水師去屠了就行,壓根就沒有任何戰鬥慾望啊!

 “對了弘壁,朕記得上次你好像提及過,這倭國有一座巨型銀礦?”

 “沒錯,名為石見銀礦,藏銀過億,足以為我大明提供百年所需!”

 李弘壁給出了回答。

 聽得群臣都是眼睛發亮。

 上億銀子!

 沒有人會不心動啊!

 「今日第一更,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倭國?”

 ?本作者豬兒夢蟲提醒您《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

 “周愛卿想對倭國動手?”()?()

 朱棣滿臉狐疑地看向周新。()?()

 這位剛剛經受牢獄之災的周鐵面,此刻神情卻是異常嚴肅。()?()

 他出獄之後立刻就寫了一封奏章,極力請求皇帝陛下派遣水師出海的時候,順道把那個倭國給滅了。

 朱棣看了奏章,立刻召見了周新。

 “愛卿,這是怎麼回事?”

 “陛下,與其讓大明百姓承擔徭役之苦,不如像弘壁說的那般,抓捕倭奴承擔徭役!”

 周新態度很是堅定,道:“倭國一向卑劣,還曾在洪武年間斬殺我大明天使,對我大明不敬,這些年來倭寇之患也始終不絕,山東等地的沿海百姓飽受倭寇劫掠襲擾之苦,臣以為是時候清算這倭國了!”

 周新這些想法,與朱棣不謀而合。

 皇帝陛下罕見地對周新露出了笑容,然後立刻傳召文武重臣,李弘壁也赫然在其中。

 聽聞皇帝陛下有意派遣水師出海,先將倭國給滅掉,群臣一時間議論紛紛。

 “陛下,倭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這倭國的子民自然也是陛下的子民,這搶倭國的百姓充當勞力,實在不是大國該有的風範。”

 吏部尚書蹇義搖搖頭說道。

 “迂腐~”

 李弘壁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出言道。

 “這倭國也就是時不時來給我們上貢一下,這算什麼藩屬國?”

 “要真是藩屬國,那倭國這邊就應該約束他們的人,不應該到我們大明的東南沿海來劫掠!”

 “去年的時候,倭寇可是洗劫了山東沿海的一個鄉鎮,死了幾千人呢,難道這筆血債諸位公卿都沒有放在心上嗎?”

 聽到李弘壁的話,蹇義頓時就無話可說了,這事情他是知道的,倭寇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

 山東作為沿海地區,那更是經常會遭到倭寇的侵襲。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大明的船隊前往倭國這邊,有好些船都遭到了倭寇的洗劫,有一艘船甚至於被洗劫的乾乾淨淨,上面的大明子民都被殺的精光。”

 “另外,倭國這邊現在也是開始對我們的商船加徵重稅,要求我們繳納更多的稅收才允許我們去倭國經商。”

 “這哪裡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朝鮮才是我們真的藩屬國,年年上貢,對我們也是從來不敢有絲毫的冒犯。”

 “至於倭國,還有安南,他們都是有好處的時候,我們就是宗主國,沒有好處的時候,翻臉就不認人。”

 “諸位可不要忘了,太祖高皇帝當初曾經派遣使臣前去招降這倭國,這些卑劣蠻夷卻將我大明正使殺害,其餘使團眾人全部關押囚禁了起來,還在國書之中對我太祖高皇帝不敬,這算是哪門子的藩屬國?人家承認過是大明的藩屬國嗎?”

 面對李弘壁的接連質問,群臣都是無話可說。

 真要是說起來,他們確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以維持所謂的天朝顏面。

 要知道這倭國對大明可一直都是態度惡劣,殺了大明天使不說,還敢在國書上面挑釁太祖高皇帝,可想而知這

是些什麼蠻夷東西了。

 “沒錯,倭國的倭寇經常襲掠我們大明沿海地區,又對我大明的商船構成威脅,這倭國還對我們徵收重稅,這是根本就沒有把我們大明放在眼裡面。”

 成國公朱能開口表態,同意出兵倭國。

 “我覺得我們應該狠狠的教訓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同樣也是可以保護我們大明的子民。”

 魏國公徐輝祖同樣開口。

 武將勳貴毫無疑問是站在皇帝陛下與李弘壁這邊的。

 他們早就看那倭國不順眼了,既然朝廷有餘力,為什麼不可以出兵倭國,將這個卑劣的彈丸小國給徹底剿滅呢?

 “可是,對藩屬國動武,終究是不太好吧?”

 戶部尚書夏原吉微微搖頭,他還是反對對藩屬國動武,而且身為文官他天然性就不喜歡動武,不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我覺得我們大可下一道申飭詔書給倭國的倭王,讓他約束自己的臣民,如此自然就可以解決倭寇的問題。”

 “申飭詔書?你準備給誰?”李弘壁聽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夏尚書,您可能不知道,倭國倭王雖然是倭國的君主,但這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倭國的倭王對各地的大名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他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實際權力,所以他對倭國各地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控制權。”

 “倭國真正說的上話就是各地的大名,他們是諸侯王,最大的那個諸侯王成立了一個幕府,自稱幕府大將軍,代替倭王執掌天下……”

 群臣聽得眉頭一皺,這都是些什麼套路?

 挾天子以令諸侯?

 還是架空了倭王的那種?

 真是一群蠻夷啊!

 “更何況,要是申飭有用的話,我們大明的倭寇、海盜早就解決了,哪裡還用得著我們親自出手?”

 李弘壁輕笑道,顯然申飭也根本就行不通。

 朱棣倒是來了興趣,追問道:“大名?這是什麼東西?”

 “這大名就相當於是倭國這邊的貴族,現在的倭國非常的混亂,各個地方的大名割據一方,差不多是地方諸侯。”

 或許是覺得說辭有些誇張,所以李弘壁緊接著就貼心解釋道:“當然了,倭國很小,這些大名的勢力範圍也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一兩個縣的範圍。”

 “這些倭國大名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村鎮的鎮長,大名之間的戰鬥類似於村鎮械鬥,兵力一度可達三五千人……”

 嗯,三五千人,村鎮械鬥。

 聽到李弘壁這話,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要知道大明與帖木兒國的那場國戰,光是上陣殺敵的將士都高達五六十萬,更別提還有為之輸送糧草輜重的輔兵民夫,算上的話更是高達百萬之巨!

 而這倭國充其量總兵力也不過萬把人罷了,真是讓群臣都有些哭笑不得。

 朱能和徐輝祖甚至都沒有興趣,直接讓梅殷帶著水師去屠了就行,壓根就沒有任何戰鬥慾望啊!

 “對了弘壁,朕記得上次你好像提及過,這倭國有一座巨型銀礦?”

 “沒錯,名為石見銀礦,藏銀過億,足以為我大明提供百年所需!”

 李弘壁給出了回答。

 聽得群臣都是眼睛發亮。

 上億銀子!

 沒有人會不心動啊!

 「今日第一更,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倭國?12()712+?+?12()?()”

 “周愛卿想對倭國動手?()?()”

 朱棣滿臉狐疑地看向周新。

 這位剛剛經受牢獄之災的周鐵面,此刻神情卻是異常嚴肅。

 他出獄之後立刻就寫了一封奏章,極力請求皇帝陛下派遣水師出海的時候,順道把那個倭國給滅了。

 朱棣看了奏章,立刻召見了周新。

 “愛卿,這是怎麼回事?()?()”

 “陛下,與其讓大明百姓承擔徭役之苦,不如像弘壁說的那般,抓捕倭奴承擔徭役!()?()”

 周新態度很是堅定,道:“倭國一向卑劣,還曾在洪武年間斬殺我大明天使,對我大明不敬,這些年來倭寇之患也始終不絕,山東等地的沿海百姓飽受倭寇劫掠襲擾之苦,臣以為是時候清算這倭國了!”

 周新這些想法,與朱棣不謀而合。

 皇帝陛下罕見地對周新露出了笑容,然後立刻傳召文武重臣,李弘壁也赫然在其中。

 聽聞皇帝陛下有意派遣水師出海,先將倭國給滅掉,群臣一時間議論紛紛。

 “陛下,倭國是我大明的藩屬國,這倭國的子民自然也是陛下的子民,這搶倭國的百姓充當勞力,實在不是大國該有的風範。”

 吏部尚書蹇義搖搖頭說道。

 “迂腐~”

 李弘壁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出言道。

 “這倭國也就是時不時來給我們上貢

一下,這算什麼藩屬國?”

 “要真是藩屬國,那倭國這邊就應該約束他們的人,不應該到我們大明的東南沿海來劫掠!”

 “去年的時候,倭寇可是洗劫了山東沿海的一個鄉鎮,死了幾千人呢,難道這筆血債諸位公卿都沒有放在心上嗎?”

 聽到李弘壁的話,蹇義頓時就無話可說了,這事情他是知道的,倭寇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題。

 山東作為沿海地區,那更是經常會遭到倭寇的侵襲。

 “而且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大明的船隊前往倭國這邊,有好些船都遭到了倭寇的洗劫,有一艘船甚至於被洗劫的乾乾淨淨,上面的大明子民都被殺的精光。”

 “另外,倭國這邊現在也是開始對我們的商船加徵重稅,要求我們繳納更多的稅收才允許我們去倭國經商。”

 “這哪裡是我們大明的藩屬國?朝鮮才是我們真的藩屬國,年年上貢,對我們也是從來不敢有絲毫的冒犯。”

 “至於倭國,還有安南,他們都是有好處的時候,我們就是宗主國,沒有好處的時候,翻臉就不認人。”

 “諸位可不要忘了,太祖高皇帝當初曾經派遣使臣前去招降這倭國,這些卑劣蠻夷卻將我大明正使殺害,其餘使團眾人全部關押囚禁了起來,還在國書之中對我太祖高皇帝不敬,這算是哪門子的藩屬國?人家承認過是大明的藩屬國嗎?”

 面對李弘壁的接連質問,群臣都是無話可說。

 真要是說起來,他們確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以維持所謂的天朝顏面。

 要知道這倭國對大明可一直都是態度惡劣,殺了大明天使不說,還敢在國書上面挑釁太祖高皇帝,可想而知這是些什麼蠻夷東西了。

 “沒錯,倭國的倭寇經常襲掠我們大明沿海地區,又對我大明的商船構成威脅,這倭國還對我們徵收重稅,這是根本就沒有把我們大明放在眼裡面。”

 成國公朱能開口表態,同意出兵倭國。

 “我覺得我們應該狠狠的教訓他們一頓,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同樣也是可以保護我們大明的子民。”

 魏國公徐輝祖同樣開口。

 武將勳貴毫無疑問是站在皇帝陛下與李弘壁這邊的。

 他們早就看那倭國不順眼了,既然朝廷有餘力,為什麼不可以出兵倭國,將這個卑劣的彈丸小國給徹底剿滅呢?

 “可是,對藩屬國動武,終究是不太好吧?”

 戶部尚書夏原吉微微搖頭,他還是反對對藩屬國動武,而且身為文官他天然性就不喜歡動武,不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

 “我覺得我們大可下一道申飭詔書給倭國的倭王,讓他約束自己的臣民,如此自然就可以解決倭寇的問題。”

 “申飭詔書?你準備給誰?”李弘壁聽完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夏尚書,您可能不知道,倭國倭王雖然是倭國的君主,但這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倭國的倭王對各地的大名沒有任何的約束力,他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實際權力,所以他對倭國各地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控制權。”

 “倭國真正說的上話就是各地的大名,他們是諸侯王,最大的那個諸侯王成立了一個幕府,自稱幕府大將軍,代替倭王執掌天下……”

 群臣聽得眉頭一皺,這都是些什麼套路?

 挾天子以令諸侯?

 還是架空了倭王的那種?

 真是一群蠻夷啊!

 “更何況,要是申飭有用的話,我們大明的倭寇、海盜早就解決了,哪裡還用得著我們親自出手?”

 李弘壁輕笑道,顯然申飭也根本就行不通。

 朱棣倒是來了興趣,追問道:“大名?這是什麼東西?”

 “這大名就相當於是倭國這邊的貴族,現在的倭國非常的混亂,各個地方的大名割據一方,差不多是地方諸侯。”

 或許是覺得說辭有些誇張,所以李弘壁緊接著就貼心解釋道:“當然了,倭國很小,這些大名的勢力範圍也都不大,一般也就是一兩個縣的範圍。”

 “這些倭國大名其實就相當於是一個村鎮的鎮長,大名之間的戰鬥類似於村鎮械鬥,兵力一度可達三五千人……”

 嗯,三五千人,村鎮械鬥。

 聽到李弘壁這話,在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

 要知道大明與帖木兒國的那場國戰,光是上陣殺敵的將士都高達五六十萬,更別提還有為之輸送糧草輜重的輔兵民夫,算上的話更是高達百萬之巨!

 而這倭國充其量總兵力也不過萬把人罷了,真是讓群臣都有些哭笑不得。

 朱能和徐輝祖甚至都沒有興趣,直接讓梅殷帶著水師去屠了就行,壓根就沒有任何戰鬥慾望啊!

 “對了弘壁,朕記得上次你好像提及過,這倭國有一座巨型銀礦?”

 “沒錯,名為石見銀礦,藏銀過億,足以為我大明提供百年所需!”

 李弘壁給出了回答。

 聽得群臣都是眼睛發亮。

 上億銀子!

 沒有人會不心動啊!

 「今日第一更,兄弟們多多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倭國?”()?()

 “周愛卿想對倭國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