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 作品

第736章 侯顯與青藏

李弘壁接到命令的時候整個人都傻了。

 

好端端地,皇帝陛下怎麼還對放大鏡感興趣了?

 

宮裡面來了不清不楚的命令,李弘壁自然發明了老本行,那就是詢問傳旨的宦官。

 

這個小太監叫做侯顯,繼鄭和、亦失哈之後,第三個因為能力突出被皇帝陛下看重,從少監擢升為太監。

 

“你是侯顯?!”

 

李弘壁神情古怪地看著他,忍不住追問道。

 

這放在歷史上面,那也是槓槓的一號人物啊!

 

侯顯生於元末,出身西番十八族,大約是在沐英、藍玉征討洮州時作為俘虜被閹割成為宦官。

 

永樂元年四月,侯顯受朱棣的委派,以司禮監少監的身份率領臨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馬,深入衛藏,直至永樂四年十二月,他將哈立麻等一批宗教首領順利地請到京師,接受了永樂王朝的官職、封號,初次出使,圓滿成功。

 

因此侯顯一躍成為朱棣身旁的紅人,加上鄭和與亦失哈先後奔赴了自己的歸途。

 

所以侯顯就成了朱棣身旁第一近臣,歷史上侯顯還曾作為鄭和的副手參加第二、第三次下西洋,甚至還獨率舟師,出使榜葛剌諸國。

 

此外侯顯也曾經多次出使衛藏地區,曾“五使絕城”,這裡的“絕域”主要是我國的藏區,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侯顯去這些地方的身份,都是大明的“外交官”,他前去這些地方的目的,意識利用他藏族人的身份,去接觸一些活佛等宗教界的重要人物,有時他去的目的,則是為了調停兩國的事端,堪稱一位傑出的大明外交家。

 

因此後世的評價中,就有“勞績與鄭和亞”的說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部《明史》中,能被列傳太監一共只有兩位,這兩人中,沒有開啟太監亂政的王振,也沒有被稱為“立皇帝”的劉瑾,和被稱為“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就連評價比較正面的馮寶,和陪伴崇禎一起死的王承恩也沒有享此殊榮,但是侯景這個後世少有人知的外交家卻是能被列傳的兩人之一,另外一個自然是鄭和。

 

看著肅王李弘壁那熾熱的眼神,侯顯忍不住嚥了口唾沫。

 

“殿下,那個……咱們……這就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