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9章 孫堅戰宛城

  不得不說黃巾軍將領還是缺乏實戰經驗,趙弘本以為騎著馬居高臨下更易殺敵,然而實際上無論是胯下的戰馬還是手中這杆長達丈六的馬槊,都很難在城牆上施展開來。

  所以當孫堅出現在趙弘的面前時,後者就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了無法挽回的代價。

  孫堅拿的是一把鋼刀,刀身因百鍊而呈松紋,因此名“古錠刀”。

  當趙弘騎馬衝過來的時候,孫堅幾乎是貼住了馬槊的長杆搶到了馬身右側。

  趙弘知道不妙,但是他的馬槊實在太長,情急之間根本回轉不過來。

  孫堅高高躍起,手中的古錠刀如匹練般捲起一道光芒,等到刀光斂盡,身首異處的趙弘“咕咚”一聲從馬鞍上滾落了下來。

  趙弘一死,南牆的黃巾軍頓時士氣大跌,孫堅帶著淮泗精兵左衝右突如無人之境,眼看著南門就要易主......

  此時在另一邊的北門,劉備帶著朱儁撥給他的一萬大軍,卻做出了圍而不攻的架勢。

  黃巾軍負責防守北門的是孫仲,他看見城下漢軍陣勢列得極好,卻只是吶喊而不登城,心裡暗暗猜測:“莫非這是一支疑軍?”

  眼看著城頭上來往報急的傳令兵越來越多,顯然南門和東西兩門被攻打得正急,於是咬咬牙,乾脆分出了麾下的一半人馬,分往其他城門處支援。

  誰知城下的劉備軍發現城頭上守兵變得稀疏了不少,陣中戰鼓頓時擂得山響,城下的漢軍發一聲喊,舉著雲梯潮水般湧了上去。

  孫仲大吃一驚,急忙將剛剛分出去的援兵再召回來,城下劉備軍見此情景,卻偃旗息鼓,重新又退了回去。

  如此反覆數次,孫仲終究還是沒能敢分兵援救其他城門,雙方就這麼僵持住了。

  等到南門淪陷的消息傳到孫仲耳裡,他臉色登時絕望無比,眼望著城下的漢軍咬牙道:“與其困死在這孤城之中,倒不如打開城門放手一搏,或許還能有一條生路!”

  於是宛城北門洞開,孫仲領著自己麾下兩萬黃巾軍螞蟻般從城門湧了出去。

  黃巾軍這麼爭先恐後地出城,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陣形,兩萬人要在短時間內從北門這一個門洞裡出去,混亂和擁擠是無法避免的。

  這也就是農民出身的黃巾軍才會在戰場上犯下如此低劣的錯誤,對面的劉備面對這麼好的機會,自然不肯輕輕放過!

  漢軍戰鼓擂起,號旗搖動之下,一萬人馬迅速向兩邊延展,形成了一個殺傷面積更廣的鶴翼陣。

  劉備也不急於短兵相接,這種情況下敵軍疲於奔命,根本沒有回頭作戰的勇氣,只需要讓弓弩手盡情發揮遠程威力即可。

  隨著軍中梆子聲響起,後陣的弓兵開始仰天拋射,箭矢如雨般落下。

  好巧不巧的是,兩輪箭雨過後,對面如喪家之犬般急急逃竄的黃巾軍中的將旗突然倒了,劉備果斷下令讓兵士大喊:“孫仲已死,降者不殺;孫仲已死,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