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4章 我負天下人

  於是曹操置辦酒宴,專程將這衛弘請到家中,告訴他說:“如今漢室無主,都由董卓專權,此人欺君害民,天下人無不切齒痛恨!我欲剷除奸賊匡扶社稷,只恨自己實力不足。公乃是忠義之士,還請助我一臂之力!”

  衛弘回答道:“我雖不是漢官,卻也是漢民,一直有心報國,只恨未遇見真英雄。如今孟德既然有此大志,我自然要鼎力相助,願以家中資產來助汝募兵!”

  有了衛弘資助的大量錢財,再加上曹家本來積蓄也不少,於是曹操開始放手徵兵,用白旗一面,上面寫著“忠義”二字,同時發矯詔號令有志之士同扶漢室。

  短短時間之內,前來應募的人士如雨而至!

  有出身陽平衛國、表字文謙的樂進;以及出身山陽鉅鹿、表字曼成的李典。

  這兩人因為武藝不凡,都被曹操留下來做了帳前的軍吏。

  還有老家沛國譙郡來的夏侯淳,字元讓,是汝陰侯夏侯嬰的後代。

  此人十四歲就拜了高師學武,後來因為有人辱罵他的師傅,被他當場格殺,從此逃亡天涯,直到聽見曹操徵兵,就與族中兄弟夏侯淵兩人,各自帶了上千勇士來歸附在他麾下。

  這二人其實掄起關係來,還都是曹操的同族兄弟,因為曹操的父親本來就姓夏侯,只是後來拜在大長秋曹騰膝下做了養子才改姓了曹。

  過了幾天,又有曹家兄弟曹仁與曹洪各自帶了上千兵馬前來相助。

  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兩人都是世家出身,弓馬嫻熟、武藝出眾,而且熟讀兵法。

  有了這麼多人才,曹操就在陳留日夜訓練士卒,衛弘也不負諾言,拿出巨資給曹操的軍隊購買兵甲旗幡、採買軍糧等。

  遠在渤海的袁紹此時也接到了曹操的矯詔,於是立即召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員,領了三萬兵馬,離開渤海郡來與曹操會盟。

  有了這麼一個強力盟友,曹操更加放開了手腳,乾脆令人寫了一張言辭激烈的檄文傳遍天下諸郡:“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匡扶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這張檄文發出之後,四方諸侯群起響應,有南陽太守袁術、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西涼太守馬騰、長沙太守孫堅等等,加上曹操和袁紹,足足有十八路兵馬一起趕往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