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5章 十八路諸侯

  曹操聽說北平軍來,親自出來迎接,隨後數天之內,各路諸侯陸續趕到,各自找了地方安營紮寨。

  幾十萬人馬的營寨何其壯觀,加上為了防止董卓偷襲,各處險要都有諸侯軍隊把守,因此軍營竟然連綿了數十里之遠!

  等到大軍安頓完畢,首要之事當然是要有個能讓所有諸侯信服的首領人選。

  曹操站起來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下故吏無數,是我大漢名相後裔,可為盟主!”

  袁紹聽曹操如此推崇自己,臉上喜色也是掩飾不住,當然他也沒有立即答應,這推辭一下以示謙卑的樣子還是要做的。

  就這麼假模假樣地推了三四次,其他諸侯哪個有他袁家背景深厚,當然是異口同聲地同意了曹操的建議,於是袁紹終於答應下來,做了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選完盟主,接下來自然就要宣誓,袁紹特意換了一身嶄新的朝服,配好寶劍,走上特意搭建的高臺,焚香而拜:“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隨後有兵士將早已準備好的牲血,分在小碗中放在各位諸侯面前,每人飲了一口牲血,這便是歃血為盟。

  盟約已讀、歃血已畢,接下來盟主自然就要升帳議事了。

  袁紹既然是盟主,坐的當然是主位,其他諸侯按照爵位高低、年歲長幼分別坐定。

  至於劉備,只能與關羽、張飛兩人站在公孫瓚的身後,暫時還夠不上資格坐在帳中。

  袁紹做了盟主,此時自然要發號施令、安排軍事,他也不再客氣,直接道:“紹雖不才,承蒙公等推為盟主,自然要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國法,軍有軍規,還請諸位不要違犯!”

  隨即又道:“今令袁術總督糧草,還須有一人為先鋒,去攻打汜水關,其餘人扼守各處險要之地,以作接應。”

  濟北相鮑信躍躍欲試,但卻被長沙太守孫堅搶了先:“某願為先鋒!”

  袁紹喜道:“文臺勇烈,做先鋒官正是適得其所!”

  孫堅接令後揚長而出,回到營地中點齊本部人馬,直奔汜水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