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69章 聯軍討袁逆

  陳登對於自己父親的這番做法有些不解,問道:“此二人都曾是漢臣,為何不讓他們留在徐州,日後剷除呂布時可為幫手。”

  陳珪捋須搖頭:“此二人皆反覆無常之徒,若是留在徐州,說不得反會成為呂布幫兇,那豈不是成了猛虎之爪牙?”

  陳登聽後心中欽佩,終究還是老父親思慮周詳,不得不服。

  袁術大敗退回淮南之後,心裡對這立國之後的第一戰輸得如此徹底十分不忿,便下旨派人去往江東,想要到孫策這裡借兵復仇。

  然而自詡為漢臣的孫策對於袁術稱帝之事十分不滿:“袁術不但賴著玉璽不還於吾,竟然還膽敢僭稱帝號,如此背反漢室可謂大逆不道。我這邊正準備興兵討伐,豈肯反過來借兵助叛賊?”

  隨即修書一封,信中大罵袁術叛逆罪行,讓使者帶了回去。

  袁術看完書信之後勃然大怒:“孫策不過是個黃口孺子,何敢如此辱我,吾必提兵伐之!”

  長史楊大將聽見這番話後急忙苦苦相勸,徐州之戰新敗,淮南如今兵力緊缺,這時候如果再去招惹孫策,豈不是自尋死路?

  好在袁術也只是嘴上發洩一下而已,他自己心裡對淮南的情況自然是一清二楚,既然有臣子苦勸,他也就坡下驢,不再提這一茬。

  而孫策自從給袁術回信之後,也一直在防備袁術派兵前來征討,因此分兵牢牢守住了江口。

  不過沒等來袁術的大軍,卻等來了曹操的使者。

  隨著使者一同到來的則是曹操讓朝廷頒下的旨意:封孫策為會稽太守,剋日起兵征討袁術。

  接到聖旨後孫策不敢怠慢,急忙聚集手下將領商議,長史張昭建議道:“袁術雖然新敗,然而畢竟根基還在,淮南之地既有兵源也有糧草,主公不可輕敵。倒不如回信給曹操,勸他帶兵南下征討袁術,而我江東則出兵北上為後應。如此兩軍南北呼應,袁術腹背受敵必然失敗。就算萬一我軍戰事不利,還能指望曹操救援一二。”

  這一番話可謂老成穩重之言,也確實算是萬無一失之法,於是孫策點頭應允,立即派出了使者前往許都回復。

  曹操回到許都之後因為思念典韋,特意給他建了祀堂祭拜,並封典韋之子典滿為中郎,收養在自己的府中。

  孫策使者到來後拜見曹操並取出書信呈上,曹操看後還未來得及回覆,忽然有親兵來報:“淮南探子急報,袁術因為軍中缺糧,縱兵去了陳留劫掠百姓。”

  “好!”曹操聽聞後放下手中帛書,“此正是袁術虛弱之際,傳我將令,即時發兵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