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58章 江東露鋒芒

  除了文官以外,孫權還得到了不少良將,比如來自汝南的呂蒙、字子明;來自吳郡的陸遜、字伯言;來自琅琊的徐盛、字文向;來自東郡的潘璋、字文珪、來自廬江的丁奉、字承淵等等。

  正所謂文臣如雨、武將如雲,在這些人的傾力輔佐之下,江東開始迅速強盛,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形勢。

  早在建安七年時,曹操擊敗袁紹之後,曾經派遣使者去往江東,以天子之名命令孫權將兒子送去許昌入朝隨駕。

  孫權明白這是曹操要讓自己送質子的意思,因此一直猶豫不決。

  他的母親吳太夫人得知這件事情後,便將周瑜和張昭等重臣召來面議。

  張昭說道:“曹操欲令主公遣子入朝,目的無非是為了牽制江東而已。可是若不將世子送去許昌,又怕他會以此為藉口,興兵前來攻打江東,如此則情勢危亦。”筷書閣

  一旁的周瑜卻對張昭的話並不認可,他對孫權說道:“將軍承襲父兄遺業,如今已有六郡之地,兵精糧足而將士用命,何必受曹操逼迫而送質子到他手上?曹操如今名為漢相,連陛下都要受其鉗制。質子一旦去了許昌,必然要聽命於他,否則便是不遵皇命,如此豈不受制於人?不如就將事情拖著,既不說送、也不說不送,且靜觀其變,看看有沒有其他好辦法再說。”

  吳太夫人當然是捨不得將寶貝孫子送進曹操的魔掌中去的,聽了周瑜的話後當即表示同意:“還是公瑾之言有理,便如此辦!”

  母親都發了話,而且周瑜分析得也確實有理,於是孫權就採納了這個意見,用厚禮謝過曹操派來的使者後,卻什麼準信都沒有給對方,只是恭恭敬敬地將其送上了返回許昌的大船。

  使者回到許都,向曹操做了稟報,後者當時就明白了孫權的意圖,這是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送質子過來,準備矇混過關啊。

  看來孫權也是鐵了心要和自己作對了,曹操就有了提兵南下征討江東的想法。

  只不過當時他剛剛搶下了袁紹在北方的大塊地盤,許多政事都需要他親自處理,實在是分身泛術,哪裡還抽得出提兵南征的時間?

  到了建安八年的十一月,孫權領兵征伐黃祖,雙方在長江上一場大戰,黃祖抵擋不住驍勇的江東水軍,被迫收軍據守水寨。

  孫權乘勝追擊,帶領部隊強攻黃祖水寨,部下的悍將凌操以一葉輕舟衝鋒在前,領軍一直殺到了江夏郡的夏口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