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81章 巧舌戰群儒(2)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薛綜剛剛熄火,又有一人大聲問道:“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畢竟是相國曹參的後人。劉備雖然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后裔,卻無法考證真假,實際不過是個織蓆販履之輩,有何資格能與曹操抗衡?”

  諸葛亮轉過頭去,視線與說話之人對上,原來是吳郡吳縣人陸績。

  他搖搖扇子,好整以暇地回道:“我道是誰,原來是當初在袁術酒席上懷揣桔子的陸郎啊。”

  原來陸績年幼時,曾經在袁術舉辦的酒宴上藏了三個用來待客的桔子,臨走時不小心掉了出來。袁術問起緣由,他說想要把桔子帶回去孝敬母親,這事也算是一樁美談。

  諸葛亮在此時特意說起這件事,其實是有調侃揶揄陸績的意思。

  陸績果然被他說得老臉一紅,諸葛亮則以扇子向他示意:“還請陸郎安坐,且聽我一言。曹操既然為相國之後,則世代都是漢臣,可他如今卻專權肆橫、欺凌帝皇,不但目無君父,更是欺蔑祖宗,不止是漢室的亂臣賊子,更是曹氏一門的不屑子孫。而我主公劉備,乃是堂堂正正的漢室之胄,當今皇帝也是查過了族譜才賜下的官爵,如何能說‘無可稽考’這樣的話來?”

  “況且高祖皇帝便是由區區亭長起身立業,而終有天下,那我主公曾經織蓆販履的身份,又有何恥辱可言?陸公此話簡直就是小兒之見,不足與高明之士共語!”

  陸績被他一番話說得目瞪口呆,一時間無可辯駁。

  眼看他也被諸葛亮當場駁倒,他身後一人急忙開口接過話來:“孔明此言,皆強詞奪理,聽起來全不是正論,吾也不曾聽聞你寫下過什麼經典策論?”

  諸葛亮轉眼看去,見說話之人皮膚白皙,看起來相貌堂堂,原來是彭城人嚴畯。

  他笑笑回道:“選章摘句這樣的事情,不過是世間腐儒所為,怎能靠此興邦立國?古時伊尹耕作于田野、姜子牙垂釣於渭水,還有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天下之大才,也不曾見他們寫下過什麼經典策論。足下難道只知道效仿那些酸腐書生,整日在區區筆墨間說長論短、舞文弄墨而已?”

  嚴畯被他幾句話說得氣結,想來想去卻終究難以辯駁,只能垂頭喪氣地再不發一言。

  然而不服氣的依然大有人在,很快在座的東吳群臣中又有人大聲說道:“孔明先生好大的口氣,卻未必真有什麼真才實學,只怕最後要被世間文人恥笑。”

  說話之人名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通曉五經,在民間名聲極大。

  諸葛亮對程秉拱了拱手,不慌不忙地回道:“文人也有君子小人之別。文人中的君子,忠君愛國、守正惡邪、惠澤當世而美名流傳後世。而文人中之小人,只會鑽營雕蟲小技、在紙上誇誇其談。青春年華卻只知吟詩作賦,哪怕到了頭髮花白之時還在研究無用之學問,此等人哪怕揮筆寫出千言萬語,其實胸中沒有半點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