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186章 諸葛瑾說弟

  誰知伯夷遵從父王遺命,也不肯接受王位,兩兄弟因此都放棄了王位。

  後來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兩兄弟發誓不吃任何周朝的糧食,因此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

  這兩位秉承著寧願餓死也要恪守底線的原則,因此被後人稱為賢者。

  諸葛亮聽見哥哥突然說起這樣的古事,一時間吃不准他的意思,於是含糊回了一句:“弟自然知道,伯夷、叔齊皆是古之聖賢也。”

  諸葛瑾點點頭:“伯夷、叔齊雖然餓死於首陽山下,但兄弟二人卻始終在一處。我與你一母同胞,如今卻各事其主,以至於不能朝夕相聚,比起伯夷和叔齊來,豈不慚愧?”

  諸葛亮恍然大悟,兄長原來是為東吳做說客來了,於是搖搖頭回道:“兄長所言,乃是為了親情。而弟所堅守的,則是一個‘義’字。小弟與兄長皆是漢臣,而劉皇叔乃是漢室貴胄,不如兄長離開東吳,與弟一起效力於劉皇叔,則既不愧為漢臣,你我骨肉又能相聚,豈不是情義兩全之策?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諸葛瑾頓時語塞,心裡暗暗苦笑:“怎麼弄了半天,反倒變成他來招攬我了?”

  哭笑不得之下再沒心思閒聊,乾脆起身辭別。

  回到大營來見了周瑜,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後者忍不住問道:“諸葛亮倒是能說會道,子瑜(諸葛瑾字)可曾被他說動?”

  諸葛瑾正色道:“吾受吳侯厚恩,以國士待我,安肯背離!”

  周瑜點點頭:“子瑜忠心,不必多言,且下去安歇。”

  諸葛瑾轉身告辭離去,剩下週瑜獨自在營帳中陷入了沉思......

  第二日,大軍開拔之前,周瑜按慣例去向孫權告辭。

  後者得知大軍啟程在即,臉上神情振奮,拍著周瑜的手臂道:“卿領軍先行,孤稍後帶領援軍就來。你我君臣聯手,必能大破曹軍!”

  從孫權處辭別,周瑜策馬回到軍營,不久之後命令發出,軍鼓擂響、號旗招展,大軍正式向夏口前線出發。

  周瑜將自己的行轅搬到了戰船上,同船的除了副都督程普和贊軍校尉魯肅之外,諸葛亮也赫然在列。

  無數戰艦沿江而下,很快便到了預定紮營之地,此處距離三江口大約還有五六十里距離。

  戰船順著江水迤逶馳來,很快就在旗號的指引下,沿著江邊依次拋錨。

  周瑜的旗艦自然是被圍在中央位置,他又命令在岸上靠著西山的山腳紮下了一座營寨。

  諸葛亮則獨自一人,在一艘小小的戰船之上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