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冠才 作品

第303章 劉備也稱王

  剩下其餘的文臣武將,也都各自按照功勳封賞和定爵。

  至此劉備便正式登位為漢中王,隨後一道奏表從漢中被送往許昌天子處,對他來說,若沒有皇帝背書,這王位總歸是坐得名不正而言不順。

  奏表來到許昌,得知劉備竟然也在自己之後登上了王位,心中大為慍怒的曹操自然是要在天子之前先將奏表看一遍。

  “備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總督三軍,奉辭於外......曩者董卓,偽為亂階。自是之後,群兇縱橫,殘剝海內......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今操惡直醜正,實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為大司馬、漢中王......群僚見逼,迫臣以義......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敢不盡力輸誠,獎勵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以寧社稷。謹拜表以聞。”

  (臣才能一般,充任上將,督領三軍,奉命在外......曾經的董卓是禍亂開端,從此逆賊橫行,荼毒天下......只有曹操一直未能被剷除,他侵佔國家權位,隨意禍亂天下。臣當初與車騎將軍董承,一起圖謀剷除曹操,可惜事情洩露,董承被其殺害......如今曹操厭惡正直忠良之士,且部眾極多,包藏禍心,篡位之心已經非常明顯。現在皇室衰微,宗族子弟中並無人掌握實權,所以臣的部屬們參考古法,以權宜之計上表尊臣為大司馬、漢中王.......部屬們以大義逼迫臣答應......因此接受眾人的決定,接受了印璽......必定會盡忠於朝廷,統領六軍及天下義士,應天順時,安定社稷。)

  一篇奏表寫得洋洋灑灑,強調劉備稱王的原因和用意是不得已而為之,更是為了匡扶漢室。

  而將曹操稱作禍亂朝廷的罪魁禍首,說他已經有了篡位之心云云。

  看完這篇奏表之後,曹操自然是勃然大怒:“一個織蓆販履的小兒,竟也敢擅自稱王,與我作對!吾誓要將其滅之!”https:/

  他怒火攻心之下,就準備下令盡起傾國之兵,即刻前往西蜀與劉備決一死戰。

  臣僚中有人站出來勸道:“大王不可因一時之怒,就親自勞動車駕遠征。臣這裡有一計,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讓劉備在蜀地自受其禍。等到他因此兵力衰竭之後,再派一員上將領軍出征,便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