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常空軍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師兄,師父最近出問題了!

 現在是當世佛一派掌握著靈山,但是當世派也不是完全一心。

 比如說佛陀和佛門的幾個菩薩,相互之間也有些隙縫。

 陸逸打的彌勒佛就是未來佛,打了他會不會讓過去佛和當世佛有反應,這個未知。

 而被六耳掛樹上的文殊和普賢,跟佛陀之間的關係就有隙縫。

 他們被掛在樹上後,佛陀會不會出手,也不好說。

 更重要的是,文殊也好,普賢也好,還有彌勒佛也好,他們被兩個無名修行者整的這麼慘,好意思回去跟佛門說麼?

 畢竟,他們可是真正的老牌修行者了,經歷過封神大劫,就是天帝見了他們也都得表面客氣的很。

 結果他們卻被兩個無名散修整的如此狼狽,這傳出去豈不是被三界的修行者笑掉大牙?

 再說了,陸逸報的名字也有意思的。

 不管彌勒懷不懷疑,只要彌勒佛真跟佛陀說了的話,那就好玩了。

 說不定,佛門還會以為西遊的變數,真全是無天做的。

 因為這個無天,雖然沒有露面過,但是實力可是不會比佛陀差。

 而且,無天原本就是佛門的,對佛門自然非常瞭解,知道西遊也很正常。

 這個佛陀很清楚,佛門有些人也很清楚。

 見彌勒佛什麼形象都不要,倉皇而逃。

 陸逸回了彌勒佛一句後,笑著把彌勒丟下的寶貝收了。

 順便抹去彌勒在法寶裡面留下的神識,然後把這寶物收了起來。

 這是一把蒲扇,看著不起眼,但是還挺不錯。

 可攻可守,雖然不是什麼至寶,但是也能勝過不少其他法寶了。

 正好自己本身也沒什麼法寶,這東西就笑納了。

 往後自己不要,送給身邊的人,也挺好的。

 或者說,用來幹其他事情,也挺不錯的。

 比如,用來陰人。

 收了彌勒的法寶後,陸逸往下面隨意的看了一眼,讓他很意外的是看到了唐僧師徒一行三人。

 看著這師徒三人一邊走,一邊交談著,陸逸心思一動,便往他們前方而去。

 唐僧一行此時剛過了原來寶象國的位置,現在往平頂山方向而走。

 因為這裡都是大唐的區域,所以他們也用不著換關文這些,直接朝前走就是。

 到了該歇息的地方便歇息,歇息好了就繼續趕路。

 而流沙河以東不知道是因為馳道剛修好,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這邊不僅不用交馳道費,連規定多少時間到達那個地方都沒了。

 對於唐僧來說,這樣的西遊取經,不要太舒服。

 “悟空,我這手上換了些錢財,你拿去買些果汁和吃食帶上。這馳道新修,路上不一定能遇到有地方歇息進食。”

 “悟淨還沒嘗過冰鎮果汁什麼味道,正好嚐嚐。”

 陸逸看著唐僧一行的時候,此刻唐僧正在跟孫悟空說著話。

 比起之前他們走的那段路,上了馳道後,師徒幾人都輕鬆了不少。

 路上,見到一些需要幫助的百姓,唐僧也會出手幫忙。

 或者他自己,或者讓悟空和悟淨去幫忙。

 報酬隨幫助的人心意和能力給,給什麼他們都收著。

 或者換成錢財,或者換成食物。

 至於原本的一路化緣,在過了五莊觀上了馳道後,便被唐僧放棄了。

 既然大唐的佛經都是偽經,那麼那些教義也沒必要遵守了。

 自己有手有腳,身心健康,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獲取食物和錢財,為什麼非得什麼都不做,而是去化緣乞討呢?

 就算是要苦修,也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沒有了佛經的束縛,唐僧現在便放飛了自我。

 那些確實有問題的佛歸,直接被他丟到一邊去了。

 不過,曾經深研過的佛經裡面有意義的東西,他卻是記了下來。

 加上他本性的原因,所以他一路都在踐行一些東西。

 然後,把這些記了下來。

 救人助人,慈悲為懷。

 修心修身修佛,心中有佛,處處都能修行。

 甚至碰上難產的婦人,唐僧也放棄了自己曾經堅持的戒律,利用自己掌握的能力,不顧血穢助人。

 他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還是錯,所以最近陷入了迷惘之中,連一向喜歡的叨叨叨也不叨叨叨了。

 倒是孫悟空口裡的那個朋友,卻總是會在唐僧的腦海裡出現。

 他覺得,如果自己能見上悟空的這個朋友,那就最好了。

 自己心中有很多的問題,或許悟空的這個朋友能幫自己解答。

 因為,悟空的那個朋友說的那些話,對他影響很大。

 “大師兄,師父最近變了很多呢。”

 唐僧的變化,讓沙僧很是不安,他以為是唐僧對自己有什麼意見。

 因為,他的加入,唐僧似乎有不少疑惑,還有些嫌棄。

 現在一向愛叨叨叨的唐僧突然不叨叨叨了,他是真有點不習慣和不安。

 總覺得是因為自己加入進來後,所以唐僧才會慢慢變的如此。

 這唐僧會不會到時把自己趕走,讓自己自生自滅?

 對於自己的未來,沙僧現在就想著巴著唐僧走,然後一起入佛門,到時分個位置待著。

 因為,其他地方他都覺得不那麼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