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常空軍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聖不是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麼?

 聽了文殊菩薩的話,觀音雖然很同情他的遭遇,但是這事情他們還真做不了。

 見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人很不理解的樣子,觀音菩薩便把流沙河的事情說了。

 除非佛門把大唐給滅了,或者挑動西域諸國重新奪回西域的控制權,要不然唐僧就出不了大唐,出不了西域。

 大唐或許對漫天神佛沒有辦法,但是對一介凡人的唐僧還是有辦法。

 只要唐僧還是大唐人,還沒成佛,他就無法逃脫大唐的限制。

 而且,就算唐僧躲過了大唐的限制,到了靈山取了真經。

 他也沒辦法把佛經東傳出去,因為大唐不會允許。

 再說了,導致文殊和普賢兩個菩薩落難的主因還是那個六耳獼猴,跟那些螻蟻可沒關係。

 而這個六耳獼猴,可不是她們三能收服。

 那傢伙變化多端,能騙過普賢,自然也能騙過她和文殊。

 再加上那傢伙身上多了不少法寶,到時說不定能讓他們三個都栽了。

 所以,這事情還是得等靈山那邊做決定。

 “現在這西遊算是毀的差不多了,就算金蟬子取了真經又能怎樣?”

 “如今西遊路上,荊棘嶺以東,現在都歸大唐所屬。”

 “這路上的妖物,我們調查的時候只剩老君的青牛和火焰山那沒異常,其他都出了變數。”

 “祭賽國被大唐吞了,那裡的九頭蟲雖然還活著,但是卻沒了任何意義,成不了西遊的一劫。

 ”

 “而西梁國現在也被大唐吞了,西梁女王下落不明。”

 “西梁國旁邊的蠍子精不知去向,通天河的靈感大王則是被抓了。號山的聖嬰也被抓,平山的幾個妖物都被抓了。”

 “烏雞國我的坐騎,也被抓了,烏雞國現在也是大唐的了。”

 聽了觀音菩薩的話,文殊菩薩立刻氣憤的回道。

 荊棘嶺以東,西遊九九八十一難都去了一半了,還有什麼意義?

 何況,他和普賢菩薩還受了如此大辱,這仇不報,他們還有何顏面做菩薩。

 “未來佛怎麼回事,他怎麼沒有跟伱們一起?”

 看到兩人生氣的樣子,觀音菩薩也很是無奈。

 但是這事情還真不是他們三個能決定的了,必須得讓靈山那邊知道。

 要不然等下惹出什麼事情出來,他們三個都得受罰。

 所以,觀音菩薩想了下,便詢問彌勒佛的事情。

 先分散下兩人的心情,等他們氣順後再討論要不要把那些普通百姓滅殺了。

 其實如果彌勒佛跟著文殊和普賢的話,他們應該不至於有此一劫。

 彌勒佛的實力比他們三個都強些,如果他在的話,應該可以阻止這些發生。

 那六耳獼猴就算變化多端,也不一定能騙過未來佛。

 “我下了靈山後便發現烏雞國出了事情,所以先行了一步去烏雞國尋找我的坐騎。”

 “到了烏雞國後,我得到消息抓了青獅精的人往流沙河方向而去,知道你在流沙河,我便追了過去,看能不能把那個變數拿下。”

 “結果我追過去的時候,還是慢了一步,一路上都開始出現了變數,平頂山那裡也剛出了事情。然後我便在路上碰上那妖猴,還著了他的道。”

 文殊沒有說自己惹怒那妖猴在先,所以才有此一劫。

 當然,他也沒說自己實力不如那妖猴,就是使陰招也沒那妖猴快。

 所以,他才會經歷這一劫。

 不過,這個時候再說這些的時候,文殊菩薩心中的火氣卻是降了幾分。

 “我和彌勒佛一路走到祭賽國,彌勒佛便獨自往長安而去,他說事情的根源在長安城,他要去那邊調查。”

 “我則是一路過荊棘嶺,查看沿途有沒出問題。”

 “到了西梁國後,才發現從這裡開始已經出現了變數。接下來我一路追蹤,只是剛過了平頂山,便碰上妖猴假扮的文殊菩薩,然後也著了道。”

 聽了文殊菩薩的話後,普賢菩薩回道。

 他倒是沒有隱瞞,他覺得如果不是那妖猴騙了他,他應該不會被吊了起來。

 只是如果他知道文殊其實並不是那妖猴的對手的話,想來他就不會這麼想了。

 “咦?剛飛過去的是未來佛麼?他這是什麼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三人突然感覺大一股強大氣勢從頭頂而過,立刻不約而同的抬頭看了過去。

 然後,他們便看到彌勒佛一身狼狽,倉皇往靈山而去。

 雖然彌勒佛現在的樣子很難看出來他原本面目,面目被打的完全看不出他原來的樣子了,但是觀音他們三個菩薩,還是從彌勒的氣勢上認了出來。

 因為彌勒佛身上的氣勢,一點都沒遮掩。

 而且還不時回頭張望,神色慌張,似乎被人追趕一樣。

 見此,三人忍不住相視一眼,然後目瞪口呆起來。

 彌勒佛的實力比他們三人都強,他們三人自然清楚。

 而現在竟然有人把彌勒佛打成如此樣子,那人的實力得有多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