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賜婚(2)

 國子監祭酒就不一樣了,按照官階來講的確不高,而且遠離朝廷風波,這樣人家的姑娘做個閒散王妃最是合適。 

 且那上官小姐自來就是個學識好的,溫溫柔柔的小姑娘,配上翊王這樣喜歡舞刀弄劍的人可不最是互補嗎? 

 再者,祭酒掌管國子監。 

 雖無實權,卻桃李滿天下,權臣們接觸甚少,可許多叫得上名號的青年才俊可都是這位上官大人的門生。 

 未來,到底還是年輕人的天下不是? 

 總的來說,翊王的這樁婚事或許不是最耀眼的,但一定是最合適的。 

 話說回來,翊王自小與太子長在一處,兩人的情分自是不俗。 

 翊王一貫以太子馬首是瞻,已是旗幟鮮明的太子一派。 

 此番賜婚,翊王得了便利,可不就連著太子爺也得了好嗎? 

 如此琢磨下來,看來延寧帝還是更偏重太子爺幾分呢。 

 一眾人反覆琢磨了幾輪,麻溜地備上厚禮,換張笑臉往幾個府裡祝賀去了。 

 幾道聖旨下來,對勳貴權臣們的影響再大,也及不得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徐國公府。 

 徐國公府接旨時,宮裡方才傳出小盧後被訓斥的消息,一家子正聽著那些個七彎八拐的八卦,冷不丁地就聽管家說宮裡頭來了人宣旨。 

 一家子手忙腳亂地換了衣服,紛紛到了正廳等待聖旨宣讀,被關了段時日的徐星隱也總算是時隔多日頭一遭邁出了辰光院。 

 禁足這麼些日子,徐星隱身上一點也瞧不出落魄的模樣,倒是閉門不出還顯白了幾分。 

 一身漂亮的錦裙輔以得體的禮儀,倒真有幾分雍容華貴的意思,看得石氏一口牙都差點咬碎了。 

 偏生徐星隱還是個沒眼力的,明曉得自個兒不喜她,還刻意在她眼前晃悠。 

 若非這會兒有御前的公公在這兒,她真是要給徐星隱些顏色看看才是! 

 宣旨的公公尖著嗓子宣讀完聖旨,整個正廳都安靜得落針可聞。 

 驚喜的有、震驚的有、憤恨的有、嫉妒的也有,只有徐家七小姐平靜地保持著原本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