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喬裝的太子

 “好。” 

 景止塵剛答應下來,張望經就開始打起了腹稿,一副隨時準備救場的模樣。 

 樺陽來回踱了幾步,做足了東道主的派頭,出口便是一首七言絕句。 

 樺陽學識底蘊都不錯,一首《青玉觀雨》將眼前之景寫得活靈活現,讓不少學子點頭稱讚。 

 也有幾個急性子的學子出言催促,任憑旁人如何,景止塵卻依舊我行我素,飲罷一杯茶才徐徐道來。 

 “暗河連潮莫為海,蓑衣剪盡著劍池。雲雨落帆杏花淺,薄夕散罷馭馬洄。” 

 一詩作罷,方才急得火燒眉毛的張望經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看來他們這位儲君的確是文武雙全啊。 

 對仗工整文筆俱佳,不僅寫盡了遠近之景,還將雨後之景代入多了幾分雨過天晴的樂觀期許。 

 要說點睛之筆,那便是順帶諷刺樺陽的那幾句,河再洶湧也不是海,有的人即便穿著蓑衣也內有丘壑。 

 著實叫人暢快! 

 高低立現的事兒,無人點破,樺陽臊紅了臉也不好意思再找景止塵不自在,灰溜溜地不見了蹤影。 

 多虧樺陽這一出,叫景止塵極快地與眾人打成一片,打聽駱學海的事兒也就方便了許多。 

 景止塵臉不紅心不跳地扯謊,“當時我在酒樓丟了銀子,若非學海定是要出大糗的。” 

 學子甲笑道:“駱兄素來心善。” 

 學子乙也點頭,“是啊,駱兄待身邊人尤其寬厚。就連下人返鄉失蹤他都操了不少心,最後還送了筆錢給那下人的父母呢。” 

 “哦?”景止塵抓緊求證,“可是原先他身邊那個書童?” 

 “正是。”說罷,學子乙又啐了口,“忘恩負義的玩意兒,壓根就不配。” 

 “忘恩負義?” 

 學子乙臉色微變,不願再談。 

 “嗐,陳年往事,不值一提。” 

 景止塵還想追問,素來與駱學海不睦的一學子卻哼了聲。 

 “嘁,待旁人再親善,連自家老母都不管不顧,簡直辱沒了我們讀書人!” 

 言至此處,大家也沒什麼心思再聊駱學海,只得將話題扯開又回到了詩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