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善大師 作品

第50章 民心,正名,攻平陽

 數天後, 

 樂陵城,南城牆上。 

 秦侯爺負手而立,低垂雙目,默默觀望。 

 其下,一輛輛富貴人家的馬車,正在緩緩駛出城門。 

 另有一群群攜帶包袱的百姓們,逐一徒步離城。 

 士卒守衛的城門兩旁,還立著幾張桌凳,後坐幾名文官,旁邊地上放著一些裝滿銀錢的大箱子。 

 這是奉侯爺的令,準備資助的盤纏。 

 很多囊中羞澀的百姓不時停步,登記姓名家宅等信息,領取一些銀錢上路。 

 “侯爺,我們絕不會再讓您和鎮北軍蒙受此等不白冤屈!” 

 “請侯爺放心,我們會告知所有人真相!” 

 “侯爺和鎮北軍為了保護我們,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我等小民義不容辭。” 

 “國難當頭,侯爺蒙冤,陛下蒙難,我們每一個大乾子民都應該力所能及的盡一份微薄力量。” 

 “侯爺保重。” 

 “侯爺保重!” 

 “……” 

 上方城牆, 

 面對城下朝著自己跪立叩首的一片片百姓們,秦天微笑招手。 

 然後,他抬起目光,放眼看去。 

 城外漫漫無垠的大地上,密密麻麻南下的人影,幾乎一望無際。 

 不單南城, 

 西城外,向西而去的百姓, 

 以及東城外,向東而行的平民,同樣鋪天蓋地。 

 並且,這種勢頭已經持續了足足五天。 

 自從五日前秦侯爺於監斬場那一番聲情並茂慷慨激昂的言辭,深受觸動的百姓當天就自發的行動了起來。 

 在奔走相告全城盡知的情況下,幾乎一發不可收拾。 

 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百姓離開樂陵,前往各城各地,為鎮北侯,為鎮北軍,鳴不平,訴真相。 

 “侯爺謀略過人,末將佩服!” 

 “侯爺一席話,便攪動民意為我軍正了名,末將敬佩之至!” 

 “不但正名,義父的這番措辭,還令無數百姓自願遠走他城,相信用不了多久,我軍正義之師的頭銜將傳遍天下。” 

 身旁,眺望城外一幕,司徒嘯和司馬烈紛紛感嘆道。 

 乃至就連呂布都忍不住出言附和,看向秦天的眼神滿是敬仰與折服。 

 三人此言,倒都沒有絲毫拍馬屁的意思,而是目睹連日來的盛況,感慨之餘的肺腑之言。 

 “區區謀劃罷了,不值一提。” 

 秦天含蓄的微微搖頭。 

 實際上,謀劃個die~ 

 他又不是神,怎麼可能事事都能提前運籌帷幄算無遺策? 

 當時本來只是想借陳驚鴻來安撫一下百姓,免得事後城內生亂。 

 後來說著說著,話趕話,就自然而然的冒了出來。 

 接下來幾天出現百姓大規模出城為其正名的情況,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但想一想,並不奇怪。 

 數月前的蠻族聯軍百萬入侵大乾,天下震動,人盡皆知。 

 假如沒有傾巢而出奮勇拼殺的鎮北軍,如此龐大的北蠻大軍進入國內…… 

 即便女帝及時遣兵抵禦,也萬萬遠水救不了近火。 

 等大乾軍隊到來時,邊陲的中山郡和常山郡,以及處於第二階梯的平陽、廣平和樂陵三郡,鐵定會被蠻族夷為平地。 

 五郡的人口,要麼被屠殺,要麼被抓為奴。 

 換句話說,是鎮北軍挽救了他們慘死和淪為奴隸乃至淪為兩腳羊的淒涼命運。 

 對此,所有人自當感恩戴德,內心也並不太相信侯府剿滅了蠻族聯軍後會謀反作亂。 

 加之有了秦天這位侯爺親自出面道出了‘內幕’,這才恍然大悟。 

 普通平民百姓,不會知曉上層階級的心思,更接觸不到。 

 在此之前,國內歌舞昇平,有朝廷的治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較為富足,自然本能的都認為陛下絕對是聖明的。 

 所以,陛下是明君,居然還下旨為國為民的侯府謀反,那麼唯有奸臣把持朝政,甚至如侯爺所說的那樣,是一些亂臣奸逆威逼陛下所為。 

 如此一來,抱著對侯爺和鎮北軍救命之恩的感激心理,為其奔走正名,也就不足為奇了。 

 “秦子兵法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天笑了笑:“如若民心向著侯府,往後,我們攻城略地就會輕鬆順利很多。” 

 “侯爺此言在理。” 

 司馬烈應承了句,接著神色一動,道:“侯爺,末將常常聽你提及秦子兵法,所言都是一針見血之精髓,不知侯爺所創的這本兵法,能否借與末將觀看一番?” 

 “不錯,如此深通兵道謀略,末將也早就心癢難耐了。”司徒嘯也急忙開口,眼巴巴的瞅著秦侯爺。 

 “這個……” 

 秦天呼吸一滯,臉色極盡為難。 

 裝逼有點過頭了,不管什麼話,他都喜歡隨口套個秦子兵法的皮,以至於竟然讓麾下的將領們當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