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善大師 作品

第139章 燒光,殺光,魚臺郡

 兗州沿海,有三座郡城。 

 分別為最南的東平郡,最東的魚臺郡以及最北的高平郡。 

 嚴格意義上來說,三郡應該叫靠著內海。 

 因為青州以東和兗州東北延伸出來的一段陸地,相互距離較近,等於將這片海域圈在了裡面。 

 其中的魚臺郡處於兗州內海沿岸的中間地帶,位置也算得天獨厚,風平浪靜,漁獲豐富,郡地百姓生活的平穩富足。 

 雖然大乾爆發了內戰,但魚臺郡的郡守投降的及時,沒受到戰亂波及。 

 要說唯一的影響,就是沿岸一帶變得比平時更熱鬧繁忙了。 

 郡守接到命令,徵召了船匠、工匠、木匠以及大量的民夫,正在於幾座碼頭建造戰船。 

 入眼所及, 

 一群群抬著木料來來回回的民夫, 

 一個個就地在岸邊加工木料的工匠, 

 一名名蹲在船體骨架各處忙碌的工匠和船匠。 

 叮叮噹噹的敲打,以及高低起伏的吆喝聲幾乎處處響徹。 

 由於鎮北侯親令不準嚴苛苦役,雖然各個碼頭都有很多監督催促建造進度的郡兵,倒也沒出現拿鞭子抽打的現象。 

 加之造船都有工錢,數額還不少, 

 而且都是侯府派下來的人手親自負責,不會貪墨,工錢全部足額髮放。 

 所以幾乎造成了用工需求過剩的局面,甚至每一天都有很多百姓主動來到岸邊工棚等待徵召。 

 被徵召的匠人和民夫,也是個個賣力,生怕丟了這個可以賺到不少銀錢的飯碗。 

 “今日28個補缺民夫名額招滿,都散了,散了!” 

 兩座碼頭之間的一座工棚前,一名徵召船工的小吏起身衝著面前足有數百的人群揮手道。 

 “大人,再加我一個吧,我啥活都能幹。” 

 “大人大人,算我一個。” 

 “大人,工錢我只要一半就行了。” 

 “我也是。” 

 “……” 

 擁擠的人群久久不願離去,紛紛爭相哀求。 

 實在是,工錢給的太多了。 

 靠海百姓,基本都是漁民,以捕魚為生。 

 雖說每日魚獲吃穿不愁,賣出去還會富餘不少,可遠沒有工錢多,哪怕只拿一半也比捕魚划算。 

 “去去去,都瞎起什麼哄!” 

 招工小吏驅趕道。 

 隨後又抬手指著人群中的一個瘸腿老漢,笑罵道: 

 “劉瘸子,就你這個歲數,還瘸了腿,也想吃咱們侯爺的飯?趕緊打你的魚去。” 

 “還有那個王嬸,都說了,只招年輕男工,男工啊!你整天來湊什麼熱鬧?” 

 “其他人也別再求了,求我沒用,人是上面定的,工錢也是上面發的,別說只要一半,就算一文不拿我也沒轍。” 

 “不過大家別急,聽說咱們侯爺急缺戰船,可能過個兩天,還會再開幾個造船的地兒。” 

 “到時候啊,缺了人,人人有份,劉瘸子和王嬸你們也來,說不定也能混個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