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善大師 作品

第176章 寧靜,詭異,風雨前

 大乾國, 

 冀州,河間郡河岸。 

 這段黃河河道,就是秦侯爺焚燒女帝匯聚全國數萬艘大大小小的貨船和戰船的區域。 

 當初利用侯府暗探何平的巡河校尉身份,諫言河間郡守康清壽,集中所有船隻搭設浮橋,首尾相連,沉下船碇穩固船身,再以鐵索捆縛,最終一舉焚燬殆盡,斷了上百萬王師的糧道,順利將其擊敗。 

 經過半年多的時間,河道里早已不見絲毫焚燒的痕跡。 

 未被燒盡的船骸和灰燼,或沉入河底,或順著河水漂流而下。 

 但在半年之後的此時此刻,這片河道上再次立起了一座由一條條船隻連接起來的浮橋。 

 或者說,只是看上去像是船隻。 

 每一艘船,除了底部的月牙外形,其他地方差異極大。 

 首尾部分十分平整,不似一般船隻那種的尖角結構。 

 甲板上同樣非常平坦,沒有凹陷的船身,更沒有艙室。 

 遠遠看去,就彷彿在船體上半部分,安裝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長方體大木箱子。 

 不過,正是這種奇特的構造,讓每艘船隻首尾拼接的幾乎嚴絲合縫,極為穩固。 

 其上,連接整齊的平整甲板,也無需再鋪設木板。 

 整體而言,這種方形船,似乎專為搭建浮橋而造。 

 一艘艘數排並行,從南岸的中州地界,一直延伸到北岸的冀州河間郡岸邊,船隻相互牢牢捆鎖,沉下兩側船碇,在河道中形成一條寬敞巨大且又穩固平坦的道路。 

 浮橋道路的建成,讓分割南北的這條黃河天塹,完全失去了阻礙。 

 自然而然的,此地也成了鎮北軍和朝廷所防守的重點地帶。 

 早在開建之初,雙方就在南北兩岸的浮橋盡頭,匯聚人馬,安營紮寨,防止對方進軍偷襲。 

 其後,更是在不斷的一次次增兵。 

 到了今日,兩岸大軍都已達到了四十萬左右,佔據了留守國內兵馬的泰半。 

 但由於討伐倭國的遠征聯軍尚未回國,顧及民心民意,雙方都很默契的沒有開戰,默默保持相安無事的對峙狀態。 

 北岸鎮北軍大營, 

 帥帳內, 

 諸葛亮手持羽扇站在沙盤前,眉頭緊鎖。 

 “軍師。” 

 老將司馬烈此時進入帥帳,例行稟報道:“今日對岸的朝廷大營,和以前一樣,依舊很安分。” 

 “嗯,繼續監視,提高警惕,不得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