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有些想法和行動

 “我想創造一個自媒體平臺,就是讓人人有機會為自己發聲,打破傳統媒體的壟斷。” 

 自媒體時代就是以個人傳播為主,讓人人都有麥克風,可以為自己發聲,人人都是新聞記者。 

 憑藉互交性、自主性的特徵,使得新聞的自由度得到提高,改變受傳統媒體限制的新聞傳播方式。 

 每個人可以將自己的看法、觀點發表給大眾看,大家可以討論一個問題的對錯,可以討論一集電視劇的劇情,暢所欲言。 

 “類似於國外的臉書嗎?國內的博客?”孫藝聽魏西說得頭頭是道,便輕聲問道。 

 “可以算是吧,我們稱之為微型博客,可以簡稱微博,”魏西才想起,臉書貌似已經得到很大的擴張了。 

 “現在已經有很多這種類型的媒體平臺了噢,”孫藝提醒道。 

 “我知道,”魏西知道孫藝說的自媒體平臺是那些論壇,以及新浪、網易博客之類的。 

 “那些不算是真正的自媒體平臺,他們還是傾向於傳統的媒體平臺,我要建立出一個自由度更高的媒體平臺。” 

 這一次偶然的相遇,魏西將自己想法和兩人聊了出來。 

 魏西還想要建立社交app,主打將來移動端社交,與現在的pc社交大佬qq分庭抗爭。 

 這個社交軟件就是截胡微信,明年3g時代的來臨,會衍生很多社交App,最後唯獨微信在騰訊的大樹下生存下來。 

 既然重新活了一次,躺贏就不是自己風格,怎麼也要去和騰訊、阿里這些大佬碰一碰才行,哪怕頭破血流,至少經歷了這個過程。 

 等後續4g時代以及再往後的5g時代,更是群魔亂舞。 

 視頻播放器以及後面的短視頻自媒體平臺,這些魏西都想去嘗試。 

 最先截胡的就是微博,當年它能在擁有qq、網易這些大能中能存活下來也是有原因的。 

 騰訊一味的抄襲和模仿,讓人沒了新鮮感,定位不清,這是導致騰訊微博倒閉的主要原因。 

 網易主要以遊戲為主,內容讓人覺得單調乏味,這也是網易博客的敗筆。 

 後續的社交app暫時出不來,條件不夠,可以先試試和新浪、網易這些大佬打一下擂臺,成與不成努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