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糾結處女作

 零五年電影導演有哪些? 

 國師、陳大詩人、馮褲子,姜聞,新近成名的陸哭哭,寧皓明年才成名,那些港臺的就不說了。 

 陳大詩人一直高高在上,放不下身段。 

 馮褲子嘴太臭,姜聞太浪,陸哭哭太自我。 

 黃瀟決定向國師學習。 

 國師票房和獎項兩手抓,兩手都硬。 

 一直處在漩渦的中心,即使千夫所指,也不忘初心,始終堅韌不拔,砥礪前行。 

 黃瀟當然希望自己的處女作既能得大獎,又有高票房。 

 但很可惜,目前難以達到。 

 原因太多,市場,審查,發行都是不確定因素。 

 再說,一部十年後得大獎的影片放到十年前就一定會得獎嗎? 

 太難說了!評委不同,審美不同,超前的步數太多會扯到蛋的。 

 那麼自己的處女作到底該拍個什麼東西呢? 

 還是先選擇小成本博高票房,打響名氣再說。 

 否則一上來拍個文藝片,誰屌他啊。 

 《夜店》?《人在囧途》?還是後世比較出名的韓國電影? 

 是這樣的,很多導演和作家一樣,都是出於強烈的心裡表達才去創作。 

 所以很多導演的作品並不多,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王京那種高產的導演純屬賺錢工具人。 

 國師也不例外,《英雄》之後的幾部商業片也是工具人性質。 

 反倒抽空拍的那幾部文藝片倒是國師自己想表達的,所以質量還有保證。 

 黃瀟覺得《夜店》和《人在囧途》作為處女作不合適。 一則不是自己想表達的。 

 二則多少娛樂文都向這兩部作品伸手,讀者也有審美疲勞啊。 

 文抄公也要有點層次才行,不能太low。 

 至於後世那些韓國電影,過不了審啊,先不考慮。 

 所以諸君請看,導演要拍出一部好作品然後以此成名真的是難。 

 先別說重生的黃瀟了,你能說出中韓日美各個國家排名前十的導演名字嗎? 

 導演金字塔上永遠只有一小撮人,這個職業除了資本和機會,還是靠才華的。 

 既然難以抉擇,先放著吧。 

 黃瀟想還是慎重一點,大不了無恥一點從《夜店》和《人在囧途》二選一。 

 接下來就是,三人同居的日子,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