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嘉禾要賣

 各種影院海報都已準備好,一天之內就可以出現在各大影院門口。 

 這種事情,黃瀟也不關心,他人到香江,目的就完成了一半,完全避開了去哪過年這種破事的二選一。 

 剩下的就交給老吳了,他是地主,黃瀟可以全程擺爛,充當工具人任他擺佈。 

 老吳見他如此配合,還是挺滿意的。 

 最後他沉吟著對黃瀟說道:“我上次跟你說過,鄒老有想出手嘉禾的打算。 

 前段時間,我去探望時,鄒老已經下定決心了。” 

 黃瀟早有心理準備,說道:“鄒老讓我等景仰敬佩啊!” 

 曾受過嘉禾栽培的老吳,此刻也明白,嘉禾易主是不可逆轉了。 

 緬懷往事,老吳不勝感慨,唏噓不已。 

 他不禁向黃瀟講起了嘉禾的風雲歲月。 

 提起港片,就不得不提嘉禾,提起嘉禾,又不得不提邵氏,提起邵氏,又不得不提六叔。 

 tvB掌門人邵逸夫在家族裡排行第六,人稱六叔。 

 邵氏家族在1937年抗戰前夕,就已經在東南亞締造了自己的電影王國。 

 二戰之時,民族危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邵氏家族的電影王國也隨之破滅。 

 二戰後,邵氏家族又在香江重起爐灶,在六叔的帶領下,相繼創建了邵氏影城、舉辦港姐選舉、接掌無線。 

 香江被國外譽為“東方的好萊塢”,最初開始指的不是香江,而是單指邵氏影城,可見其輝煌程度。 

 最出名的tvB培訓班,港娛的“黃金一代”,都是出身於此,諸如:潤髮星馳、朝偉嘉玲,甚至四大天王都是來自於六叔的金口玉言,真可謂是: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但是,六叔這個人很奇怪,他既是慷慨的慈善家,又是吝嗇的葛朗臺,對自己的員工極度小氣,甚至極力壓低李小龍的片酬,導致一代功夫巨星轉投他人懷抱。 

 不僅如此,風月片開山鼻祖、華語影壇老司機李翰祥,竟然能帶走邵氏一半人馬,跑到灣灣去自立門戶。 

 其他明星和名導,後來都相繼出走,因為他們的處境都一樣:“我很紅,但我很窮”。 

 鄒文懐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走邵氏的。 

 他自創嘉禾,採用利益共享的模式,聚集了大批人才,捧紅了無數明星名導,並掀起了武俠熱潮,讓功夫片揚名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