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影響

 為了擴大消息接受面,袁奇志就專門設置了這樣一個投稿區,聘請了一個能寫會讀的記錄員,讓他按照群眾的描述,記錄實時新聞,為週報提供新素材。 

 除了收銀員和記錄員之外,一樓還有兩個書籍管理員,他們負責管理書籍區的全部書籍。 

 書籍區共設有六個大書架,書架上全是可借閱圖書,上面擺放的都是一些常見書籍,每本書都是一式兩份,若是兩份書都被人借走了,還有人想要借閱,就只能等借書人歸還後,才能再次借出。 

 除了上述三個區域外,一樓還設置了一個閱覽區,閱覽區裡擺了許多長條桌案,可以供客人閱讀使用。 

 客人只需要支付十個銅板,就可以在閱覽區閱讀可借閱書籍一個時辰,時辰到了,若是還想繼續閱讀,可以加錢續租。 

 若是想要借書回家看也可以,只是每人每次只能借閱一本書籍,且須得支付書籍的全部費用,以及所借書籍的一半費用,作為押金,並簽訂相應的借閱條款。 

 若借閱方如期歸還書籍,且書籍完好無損,則退還該書籍的購書費用,並按借閱時間,扣除一日20文錢的借閱費用,歸還剩餘押金。 

 若借閱方如期歸還書籍,但書籍出現破損、贓汙等情況,則要視情況的嚴重性按照萬卷書的借書詳情扣除對應費用後歸還剩餘銀錢。 

 若借閱方逾期歸還書籍,則默認對方購買書籍,不退還任何費用。 

 這樣的條例不但店裡的幾個營業員背的滾瓜爛熟,會在客人提出想要借書的請求時,跟對方說清楚,而且袁奇志還找人將條例明細直接寫在紙上,糊在公告牌上展示出來。 

 明文規定加上口頭表述,算是雙重保障了,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爭議事件的出現。 

 和一樓不同,萬卷書的二樓沒有設置閱覽區,全是書籍區,二樓的書籍都屬於不可借閱書籍,書籍按照種類劃分,有科舉用的四書五經,也有各行各業的專業書籍,還有謄抄的先賢作品,以及擺得滿滿當當的兩大書架話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