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造紙廠

 不止這本書的成績亮眼,林初一寫的其他話本子的銷量同樣不差,全部都在萬卷書的書籍銷量排行前二十的位置。 

 林初一對這個結果是滿意的,寫作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一高興之下,她又提筆開了一個新坑。 

 萬卷書步入正軌後,林初一就開始印刷廠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接管了錢來也的造紙廠的建設任務。 

 她將這兩個廠合併在一起,在廠裡設置了多條生產線,使其成為一個集造紙、印刷為一體的造紙廠,等廠裡的設施準備就緒後,林初一就把廠子交到了剛從教學任務中脫身的林文手中。 

 造紙廠的設備都是林初一提供的,設備性能和製作效率都超出了當下同類型的設備一大截,造紙技術和印刷技術得到了顯著提升。 

 造紙廠和紡織廠一樣採用的是流水線生產模式,每個工人都只負責其中一部分生產工序,這樣做既明確了責任,也保證了工作效率。 

 這樣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比市面上很高價紙要好,耗損也更小,此消彼長之下,紙張的成本就降低了很多。 

 造出來的紙張會被送往印刷區進行統一的裁剪印刷,林初一的印刷機器原理是依託於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可以重複使用的字體模版大大的縮減了書本的造價。 

 這一切的改變導致林文手裡這個造紙廠生產出來的書籍成本比常規造紙廠出產的同類型書籍成本低了三到五成,甚至比質量的話,林文管理的這個印刷廠生產出來的書本質量還要好上一籌。 

 林文並沒有因為造價的降低,而大幅度的調整產品售價擾亂市場,而是緊跟市場行情定價。 

 同等價格之下,商家肯定願意選擇質量更好的產品,林文這一舉措,為造紙廠帶來了好幾波新客源,不過,這方面的收入對於造紙廠來說只能算收入的小頭,造紙廠的主要收入來源來自於衛生紙。 

 在林初一的牽線下,林文的造紙廠和錢來也的匠心坊達成了合作,造紙廠造出的衛生紙會優先供給給匠心坊進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