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聞水滴 作品

244(兩章合一章)表揚信

 你看看現在!

 明明她和三個妯娌將來才是一家人啊。

 喬春蘭又抬頭看了一眼李向南。

 她一個堂妹,這幾個嫂子對她都這麼好。

 而自己明明是哥哥的親妹妹……

 她的哥哥和嫂子都希望她只幹活不吃飯。

 訂婚的時候說的,有可能秋天的時候就讓她們結婚。

 她結婚了就不能在家幹活了,所以她嫂子恨不得讓她一天都不出來。

 天天在家掙工分才好呢。

 昨天她能出來是商量她娘好幾天,她娘才同意的。

 昨天沒在家掙工分她娘嘮叨她,給她嘮叨的實在是煩了。

 她和她娘說以為她是白來的嗎?

 她就把李向南當保管員的事說了。

 她當時也順口胡謅說是想商量李向榮,能答應她幹這個活。

 她娘一聽心裡就活絡了。

 這個活好啊。

 要是在結婚之前喬春蘭就能幹這活兒,那就最好了。

 而且在他們百安村幹活,不就得在李家吃飯嗎?

 掙的工分還是她家的。

 喬春蘭這點眼色還是有的,只要她沒結婚,她就不敢提這件事情。

 不過能來李家也挺好的。

 在這裡吃的比家好,乾的活也比在家少。

 “李向南!”

 李向南聽見有人叫她抬頭一看,原來是李灼。

 李向南就要放下手裡的簸箕。“有事啊,李知青!”

 “我就是想問個事兒,說說話,別耽誤你幹活!

 簸箕就別放下了!”李灼說著就坐下來,還順手挑出了簸箕裡的癟子。

 李灼經過這一冬天的修養,皮膚比秋天白了。

 說話的時候臉上也帶著笑容,說明她日子過得很舒心。

 “向南,你投的稿件能中稿,我們知青都挺佩服你的!”李灼說的真誠,不是作假的。

 “我也就是瞎寫寫,這一回的稿件雖然被採用了,但是下一回我就說不準了!”李向南既是謙虛也是實話。

 “你也太謙虛了,省報是那麼容易中稿的嗎?”李灼滿臉的不信。

 “這才是滿瓶子不響。

 我們家向南就是不張揚的人!”三嫂說道。

 這是一句俚語,滿瓶子不響,半瓶子咣噹。

 “你不信我說的話啊?你們都是知青,有文化,你也投稿試試唄!”李向南當初投稿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但是沒想到引起這麼大的轟動。

 被人問來問去的,她不喜歡。

 如果知青也有中稿的,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她一個人身上了。

 “我覺得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你那份報紙能讓我看看嗎?”這就是李灼今天過來的目的,她想借報紙。

 李向南:“行啊,在家呢!有功夫你去拿吧!”

 “你們知青都是有文化的人,我們這些泥腿子比不了。

 向南也沒念多少書。

 對於我們來說很難的事,你們呀,肯定行!”喬春蘭插嘴道。

 如果喬春蘭做到了,她這麼說可以。

 假設她和李向南的關係非常親密,這麼說也勉強可以。

 她做不到,又不是親近的關係,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

 李向南聽出來了一股茶味。

 李灼:“你這話說的可不對。

 什麼叫我們行啊?

 向南能挑起一麻袋糧食。

 我可是比不了她的!

 再說了,什麼叫泥腿子?

 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都是為國家做貢獻,不過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我現在是農民,我還挺自豪呢!”

 知青在村子裡的地位可真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受人追捧的。

 多數知青剛來的時候都手不能挑,肩不能扛的。

 村裡還要照顧一階段,給他們派輕鬆的活。

 要是一開始就實打實的,讓他們跟村民那麼幹活。

 別說他們能不能累個半死,就是他們掙的那點工分,根本就換不出口糧來。

 李灼要是不反駁喬春蘭的話,這不等於承認村民是泥腿子嗎?

 那不是明擺著等於得罪人嗎?

 別說李灼原來就沒有這個貶低人想法,就是有的話也被幹不完的活,鏟不盡的草熄滅了。

 現在誰不是地裡刨食兒的?

 喬春蘭的本意是說給李向南聽的,寫了文章你也是農村人。她怎麼也沒有想到李灼是這想的。也沒有想到李灼直接給懟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