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很及時 作品

第563章 大佛寺的光輝

 還有一些老人會帶著孩子過來。 

 有一種十幾年前的農村集市的感覺。 

 當然,現在的集市擺攤兒都很規範,有專門的攤位。 

 就近政府專門為這些商販劃了區域,分門別類,看上去規整不少。 

 所謂的大廟會,售賣什麼的和小廟會差不多,都是出來擺攤。 

 但是大佛寺這邊有參佛活動,寺廟主持會出來講經。 

 據說,大佛寺的主持是南方五臺山來的高僧。 

 但其實…… 

 人家是借調過來撐場子的。 

 現在的寺廟不像以前的寺廟,隨便就能幹一個,隨便就能當個主持。 

 一個寺廟的主持都是需要任命的,和尚也不是說想當就能當的。 

 陸川有一個高中同學,當年高考結束之後就是去的一個佛學院。 

 每天吃齋唸佛,乾的就是和尚這個職業。 

 是的,和尚現在已經成了一個職業。 

 不講佛法,不講佛緣,只講學歷。 

 年底的時候,對方回來後和陸川他們還見了一面。 

 那小子高中的時候高高瘦瘦的,結果回來的時候肥頭大耳,紅光滿面。 

 同學當時打趣,你這是吃齋的和尚嗎? 

 簡直比他們這幫混跡紅塵的還富態。 

 結果人家說,他是職業和尚,不是出家和尚。 

 老同學給陸川他們好好的上了一課,什麼叫做職業和尚。 

 有工資有獎金,有績效,能成家,能娶媳婦兒,能生娃。 

 “我那同學還說職業和尚,其實就跟咱們警察差不多,人家也是有編制的。” 

 其實,想想也對。 

 這年頭吃齋信佛的人確實不像以前那麼多,寺廟也不能靠著種地和香客的施捨活著。 

 少林寺牛逼不牛逼,不也得出來做生意嗎? 

 現在一些地方上的小寺廟本身並沒有經濟來源,都是通過政府財政劃撥才能活下去。 

 畢竟即便有一些富豪捐贈,也只是只能解決一時,不能解決一世。 

 寺廟裡的和尚吃的都是財政撥的錢,所以兩個人過來拜佛,只是求得自己心理安慰,哪有保佑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