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不是溪 作品

第176章 兩位1號的心思

 其實田向南也明白,眼前這位秦書記並不是說不懂技術革新的重要性。

 或許他只是年紀大了,想要求穩,不敢去賭上面的風向。

 而田向南之所以敢賭,不光是因為他知道以後開放經濟的走向,也是因為他們的企業並不大。

 算下來總投資不過幾百萬,與後面成立的那些合資的汽車機械產業比,體量相差太遠。

 他只希望能把這個提議可以一層一層的提交上去。

 萬一省裡或者部裡哪位大佬動了心思,把他們這裡當做一個試點,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呢?

 那不就有機會了嗎?

 田向南的目光從秦書記的臉上移開,落在了面前梅縣的身上,意有所指的說道。

 “沈纜之所以落戶在隔壁省的沈市,不就是因為那裡有煤礦嗎?”

 “眼下我們的情況甚至比沈纜那邊還要好一點,除了煤礦之外,還有能作為生產原料的銅礦。”

 “咱們要是能夠建成一座電纜電線廠,只要做出來的東西不比他們差...... ”

 “那以後不說像沈纜一樣把東西賣向全國,但只是我們省和隔壁黑省的話,東西也不愁賣不出去呀。”

 “而且這玩意兒又不像賣磚,幾分錢一塊,像沈纜那樣,哪年不得賣個幾千萬的。”

 “我們就算一年只能賣個幾百萬,那就夠夠的了,到時候每年再給縣裡交上一些,幾年下來,大家不就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既然秦書記那邊走不通,那田向南就把目標轉向了梅縣,用的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利誘.......

 一年能銷售幾百萬的話,那咋都不得上交個幾十萬?

 這年頭,哪個縣要是一年能多幾十萬的稅收,那縣一號做夢恐怕都得齜著牙花子。

 更何況這些錢是實實在在的交給財稅局,也就是縣府的收入,這也是實實在在的給縣府1號增加話語權。

 更是一份實實在在的閃耀成績。

 誰不想要啊?

 從面前梅縣那變得有些沉重的呼吸聲就能看出,眼前這位縣府一號是真的心動了。

 秦書記不動心很正常,他年紀大了,又沒機會往上進步了。

 而且即便是電線電纜廠有了收益之後,交上來再多的錢,也跟他們委院沒關係。

 又沒好處又冒險的事,換誰都得思量思量。

 可梅縣不一樣,他還年輕,他需要向上走的成績,他也需要更多的經濟來推動縣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