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不是溪 作品

第795章 常明的過往

經過武裝部派專人去隔壁縣常明老家的走訪調查。

經多方證實,常明,確實是常玉民的親侄子。

常家在他們當地原本還是不錯的,常明的爺爺,年輕時是他們村的支書,家裡有三個兒子。

常玉民是老大,常明的父親是老二常玉貴,還有一個老三叫常玉景,現在接了他老子的位置,還是在老家裡當支書。

當初還在被侵略的時候,常玉民和老二常玉貴在家裡就已經結婚了。

可那年月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後來常玉民的媳婦生產的時候出了岔子,一屍兩命,從那以後,常玉民也就單著了。

而他們家老二常玉貴也有一個孩子,也就是現在的常明。

一直到解放前,常家都老老實實的窩在那個小村子裡,過他們的小日子。

可後來南北線戰爭爆發,常玉民不甘心就在家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過一輩子,於是就帶著他的兄弟,也就是常明的父親,家裡的老二常玉貴,直接去投了志願軍。

結果兩年戰爭打下來,常玉貴直接死在了戰場,常玉民也因為各種緣故,從部隊裡轉業退了下來。

後來回到了家裡,常玉民這也算是載譽歸來,家裡也想給他再說個媳婦。

可那個時候,常玉民因為受傷的原因,卻並沒有這個心思,也不想耽擱別人,所以也就一再的拒絕。

在家裡的時候,反倒是對他侄子常明疼愛有加。

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他親侄子,再加上兩兄弟在戰場上也都是相互扶持著的感情,而他自己不能生育,也就把對待後輩的那種感情,都傾注到了侄子長明的身上。

這也算得上是機緣巧合吧,常玉貴雖然死在了戰場,但他好歹也是留了後的,反正他也不能生了,乾脆就把常明當兒子了唄。

可後來,常玉民身體受傷不能生育的消息逐漸擴散了出去,對他家裡和他自己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於是在轉業分配工作的時候,常玉民直接選擇了隔壁的木蘭縣,當了他們縣新建縣公所的一個小領導,除了逢年過節回家看看之外,他在這邊一待就是二十幾年。

期間他也多次想把常明帶過來,可是那孩子自己一直都不同意。

或許常玉民自己不知道的是,在常明的心裡,其實並不喜歡他這個所謂的大爸,甚至心裡還是帶著一些仇恨的。

畢竟,兩兄弟一起上了戰場,只有他大爸回來了,他親爸卻死在了外面。

那個時候,常明都已經快10歲了,多少也懂點事了,也有了一些小孩子的心思。

就這麼的,有著常玉民兩兄弟的名聲在,常家在當地的日子過得也還算不錯,就連常明這個沒爹的孩子,老常家也沒有虧待他,反而是比對家裡其他幾個孩子更好。

但是後來,隨著10多年前那一場風暴的颳起,常明就一下子支楞起來了。

那時候的常明已經20歲出頭了。

這孩子,性子倒是跟他大爸常玉民挺像,都有著一股“野心”,不甘心只待在農村裡。

再加上,常明從小就長著一張還算英俊的臉,很討那些大姑娘小媳婦的歡心。

從小被家裡人寵著,又被外面的人追捧著,長此以往,常明的心態自然就更不一樣了。

風暴颳起之前,常明在村子裡就不老實,是四里八鄉有名的浪蕩子,最喜歡調戲大姑娘小媳婦,甚至因此還鬧過很多事端。

但老常家在當地多少還有點能耐,勉強都幫他把事情給壓下來了。

後來常家人一看,這孩子有長歪的跡象啊,後來一家人就商議,託人給他在縣城裡找了一份工作。

可他們也不想想,在他們眼前,這孩子都不老實,這麼一放出去,那豈不就是更加放飛自我了。

而常明呢,也自然沒有讓他們失望。

恰巧那時候風暴颳起,常明所在的工廠也停了,大傢伙整天不是談論就是鬧事,沒有誰會安心工作的。

接觸的久了,常明就能找到了組織一般,很快就憑藉著自身的優勢加入了小紅隊。

常明是什麼出身?

家裡是貧農,父親和大爸都是抗美英雄,這樣的履歷,放在小紅隊當中,那是妥妥的根正苗紅。

再加上常明長得好看,有見識,又能說會道,還能吸引年輕小姑娘,很快就混成了他們這個小隊的隊長。

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常明認識了縣裡另一隊小隊的隊長李柺子,臭氣相投之下,很快也結交到了一起。

再後來,在某一次行動中,他們幾個小隊合力將一個以往高高在上的人物掀入塵埃,任他們唾棄,批判,甚至把人家一家人整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也就是經過了那一次,常明似乎覺醒了一般,察覺到了手中的權力與能量很不一般,還似乎大有作為。

也就是從那之後,常明就跟李柺子他們幾夥人混在一起,仗著身邊聽他們話的人多,開始胡作非為,肆無忌憚。

短短的幾年時間

,被他們整垮的家庭就有三四十個,更令人可恨的是,直接被他們找各種理由整死的人,就有不下於20人。

這還不包括長鳴自己引誘拐騙,隨後被折磨死的幾個女孩。

一個常明,一個李柺子,包括另外幾個團伙,這些人在那幾年時間裡,把他們一個縣裡整的烏煙瘴氣。

只可惜,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伴隨著前兩年風暴逐漸散去,有些被他們整過的人也都逐漸回來了。

常明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前些年他們犯的錯,害的人命,也終歸是要拿命還的。

就在這兩年,常明他們這幾個團伙的人,相繼被人揪出去,審訊之後都吃了花生,無一例外。

也就是常明和李柺子他們終日裡東躲西藏,這才還沒有揪住他們。

可長此以往,終歸不是辦法。

後來兩人湊到一起商議,然後常明也終於想起了,他這個在鄰縣當大官的大爸。

其實在這個時候,常玉民與他這個親侄子的關係,也已經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了許多。

在縣公所工作的時間裡,常玉明其實後來還是結過一次婚的,也是別人介紹的一個續絃,算是兩人搭夥過日子。

只不過沒幾年,他這個媳婦也因為生病去世了。

從那以後,常玉民就只是一個人單著,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

可他沒想到的是,在兩個月前的某一天,他的親侄子,居然找上了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