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嘿 作品

第211章 一代人的痛

 萬幸,話事人倪潤峰老先生富有遠見,不管再難都沒扔下軍工這條路,賣電視掙的錢反哺雷達的研發。

 成飛,就是造出殲20的廠子。

 為了能運轉下去,喊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口號。

 也走上了民品市場的路子,汽車、摩廷乾洗機、千斤頂、鋁門窗、模具、旱冰鞋、菸灰涵…幾乎什麼都幹。

 宋總師還在單位門口擺攤賣過掛麵。

 當時有人非常直白地,想搞殲10就是“5分錢想上長城”,完全不切實際。

 然而,他們在不熟悉的領域裡摸爬滾打十幾年也沒放棄初心。

 熬過寒冬。

 為國防建設,交出不菲的成績。

 當初,網絡還不發達,秦歡只能通過雜誌瞭解最新的軍事裝備。

 上面關於別家的“宙斯盾”“八八艦隊”大書特書。

 就連栓動L85都能吹一番。

 而我們這邊,常年見不到新裝備。

 但凡出現一款,他都要興奮好久。

 就連後來在網絡上飽受詬病的95,秦歡當時在雜誌上看見這把新槍的時候,心裡的激動難以言表。

 斥15塊8毛錢的巨資,把那本雜誌帶回學校跟夥伴分享喜悅。

 從此,帶握把的95,就成為他心中的白月光。

 雖然後來有了191、192這些硃砂痣,但是每每在網上看見有人吐槽95這不好那不好,秦歡都想化身鍵盤俠反駁。

 總之。

 艱難萬阻,擋不住偉大復興。

 老人家卓越眼光,敏銳地抓住了發展經濟的窗口期,這才有了後來的厚積薄發。

 各種裝備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心花怒放。

 055下水,海軍開始下餃子。

 再看“八八艦隊”......那些破爛貨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