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昂的孔緯 作品

第91章 捕魚

 張家灣人口眾多,張元敬便沿著丘陵往西,在上游一處近河的山中開闢了洞府,只設下簡易的迷蹤陣,並不佈置複雜的機關。

 此處距離張家灣約莫四五里,若是有事,隨時可至,也方便去河上援護捕魚的張萱等人。同時,若哪日彤雲宮的人尋上門來,也有個鬥法的地方,不虞傷及無辜。

 對於赤鰭火紋魚,張元敬心底始終有個疑問,那就是張萱貢上的魚,只在一尺長短,卻不知是何之故。當然,為了不給她過大壓力,他倒還沒有提出來。

 經過一個月的整頓,張萱把整個張氏家族梳理了一遍,將一些心懷不滿之輩,打發去鎮上經營產業或去河上跑運輸,而將鎮上張家大院那裡可用之人全部召回,以張家灣為基業,重立主宗權威,整合力量,組建起一支擁有精壯好手上百、十丈大船五艘的船隊。

 這日,是張萱首次領著新組建的船隊浩浩蕩蕩出河捕魚。張元敬也大感興趣,跟了過來。當然,也有隨同保護之意。

 船行數十里,水面漸窄,水中青皮紅紋的赤鰭火紋魚多了起來。

 張元敬不用神識察探,只用肉眼去看,便發現這些魚最長只在一尺,大多數不過幾寸。一連十餘里河段看過,皆是這般。

 於是,他便出言問道:“我觀河中之魚,沒有超過一尺的,這是何故?赤鰭火紋魚難道沒有更長的嗎?還有,你等為何不捕撈那些小於一尺的魚?”

 張萱一直跟在他的身側,聽他問起,當即答道:“啟稟仙長,此魚生長五十年可達一尺,進入成年期後,每過十年可增一寸。因此,河中也有一尺之上的魚,二尺、三尺的都有,但是非常少見。

 “此魚甚是奇特,越是長大,靈性越高,警覺性也越高,遠遠聽到人的動靜,就會躲起來。對修士感應尤為靈敏,據說只要修士靠近百丈範圍,便能發覺其氣機,然後急速遊走或尋找水中洞窟躲藏。

 “至於小於一尺的魚,乃是未成熟之魚,聽說對於仙長並無用處。至於是不是這樣,小女子也是不知。一會兒,我們捕幾尾小魚上來,您且看一看是否如此。”

 張萱與張元敬接觸多了,也習慣了他的一些用語,除了對他仍用“仙長”的敬稱外,對其他修道之人均如張元敬般稱為修士。

 “那倒不必,只要能捕捉到一尺之魚,便可滿足貧道的需求。這魚看起來不簡單哪,怕是有個來歷的。它一直都生活在這赤溪之中嗎?還是從其他水脈遷移來的?”

 “關於此點,自古以來就有個傳說,說此魚乃是天上火龍所化,因罪被貶河中,變成水火混雜之魚,永世不能修行,但也因其神仙之身份,不能被凡人食用。據此推斷,當是從古老之時,河中便有此魚,只是漁民從不捕撈。至於從何而來,卻是不知。赤溪河源頭何在,無人知道,下游盡頭卻在赤溪湖中。聽說赤溪河進入赤溪湖後,便進入地下,但最終流向何處,也是無人知曉。”

 張元敬默然點頭,以凡人活動範圍,能夠知道萬里之外的赤溪湖,已是不易,想來赤溪河源頭更在數萬裡之外,此地之人怕是難以聽到什麼消息。以他的實力,要去查探兩端情況,倒是不難,但要深挖赤鰭火紋魚的來源和秘密,只怕也非易事。不過,當務之急乃是捕魚,而非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