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御前軍議

 朱元璋開口道:“大軍出征在即,對於今後如何治理雲南這個問題。”

 “咱多日以來反覆思考也拿不定一個主意,所以將你們都請來。”

 “咱們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商量出一個長治久安的對策出來。”

 雲南,在唐宋時又稱南詔,大理,歷來遠離中原王朝的核心區域。

 朱元璋煩惱的不是收復雲南,而是拿下來之後如何治理的問題。

 老丈人徐達雖然賦閒在家,朝中但凡用兵,朱元璋都會招他當臨時參謀。

 “元朝以土官制度治理雲南,當地土民部族首領任命為朝廷官員。”

 “現在雲南盤踞著三股勢力,最大的北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大理總管段世,還有一個最大的麻煩是麓川地區的首領思倫發。”

 徐達一邊指著輿圖上的三方勢力一邊介紹。

 這個思倫發所在的麓川國,在今德宏隴川縣、瑞麗一帶,別看這割據政權不大。

 思倫發的父親思可法,可是興兵四十萬,領兵打退過巔峰時期的大元鐵騎多次進攻。

 兵鋒直指大理,後來打到國力不濟才向元朝遣使求和。

 傅友德給出的建議是:“末將認為應該先發大軍討滅不臣的元梁王,再謀圖大理和麗江等地。”

 李文忠指著地圖,接著道:“要取雲南,必定要先攻取曲靖一地,讓四川和貴州等地明軍形成犄角之勢。

 這樣我軍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朱元璋問道:“那這麓川之國到時候若是趁亂出兵,搶佔地盤。到時候咱又該如何處置?”

 徐達沉吟一陣道:“陛下可以先派遣使節安撫思倫發,再派遣一名大將率軍常駐雲南,防備此獠窺探我邊境之地。”

 徐達講完,朱元璋若有所思道:“思倫發此人狂悖無禮,遲早會成為我大明在雲南的心腹之患。”

 聽到朱元璋憎惡的口吻,朱樉感到奇怪不已,“既然如此,為何不順道剿滅這股割據勢力?”

 徐達轉過目不轉睛盯著他,眼神怪異,彷彿在‘你這麼狂,你爹知道嗎?’

 朱元璋則是沒好氣的道:“那麓川國人口不過兩百多萬,可是實行的是軍功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