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心 作品

第317章 變故生髮

 “北齊使者的信你們看到了嗎?自澶淵之盟之後,現在北齊人是越來越過分了,居然敢向我們索要白銀20萬兩,娟40萬匹,他當我們大啟是什麼?隨意被他們拿捏的國家嗎?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宋仁宗盛怒的把北齊的信件丟在了地上。 

 老臣內殿直都虞候傅潛出列說:“聖上息怒,現在太原形勢危急,一旦太原被貢獻之後,黃河以北再無防線能夠抵抗北齊騎兵的踐踏,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的汴梁的安全。所以不如就答應他們的條件,這樣相對於太原府失落導致的損失來說,並不算什麼。” 

 這時就算是保守派的文彥博都看不慣了,出列說:“傅將軍一派胡言,太原府幾代人的經營,城牆之高,防禦之強,又豈是北齊人能夠比擬的,不要說守一年的時間,就算是再守個幾年的時間也完全沒有問題,我們絕不能答應北齊那群人厚顏無恥的要求。” 

 在隊伍最後列的蘇明允也是出列上奏說:而在今日給二十萬,明日給四十萬,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北齊兵又至矣。然則大啟之錢有限,暴齊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文彥博是朝中的老臣,傅潛不敢和他對罵,但只是區區的秘書省校書郎的蘇洵,傅潛喝道:“我們朝中重臣談話,又豈是你個小小的秘書省校書郎能夠插嘴的,叉出去。” 

 “好了,現在是討論怎麼解決這個事情,不是讓你們互相攻訐,每個人都有權利說出自己的想法,如何採納自有朕的軍機處來決定。傅潛退下!”軍機處在李星群走後的半年時間之內,經過多方的博弈,終於徹底落實了人員組成,由龐籍、範朱說、富弼、張堯佐、司馬君實五人擔任,這中和朝中具體勢力,龐籍是老臣代表,範朱說是改革派文臣代表,富弼是改革派武將代表,張堯佐是趙受益寵妃張皇后的伯父,代表的是皇親,司馬君實是守舊派的代表人物,這樣就形成了以改革派為重點的相互制衡的陣容,也是趙受益對改革派的一個制衡,要是你改革派做的太過火了,另外3家也可以聯合起來打壓改革派的。當然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趙受益變法的決心沒有那麼的強烈。 

 一聽趙受益這樣說之後,一個小人物這個時候動了心了,出列說:“皇上我有一個退敵之策。一能減少我前線戰士的傷亡,二能對北齊造成巨大的經濟傷害。” 

 趙受益看了那人一眼說:“現在什麼人都敢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這可是好事情,說明我朝能人輩出,著書郎李垂說出你的看法,朕不喜歡誰在朕面前說一半藏一半的。” 

 李垂從袖中取出一本書,通過太監遞交給趙受益,趙受益一看書名《導河形勝書》隨意翻看了幾頁,倒也露出感興趣的表情,然後讓太監傳遞給朝中的幾人,李垂看到差不多了說:“黃河河道此後會北移,最終從渤海入海,流入齊國境內。一旦此事發生,則契丹人便能順流直下,同時黃河也將不再是汴梁的天塹,則帝都危急。” 

 “哦?可這個愛卿說的退敵之策有什麼聯繫?” 

 “皇上,臣的意思是改道黃河,一來可以利用黃河之水退敵,二來可以保證汴梁的安全,三來可以借用黃河的水勢影響齊國百姓的生活,可以說對我們大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計策。” 

 趙受益點了點頭說:“嗯,愛卿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各位大臣,現在一位著書郎,一位校書郎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們難道沒有自己的想法嗎?” 

 參知政事王欽若出列說:“其實臣有一策,可保我大啟數百年的基業。” 

 “哦?王愛卿不妨說出來聽聽。” 

 “其實大家說了那麼多,無非就是擔心太原城破,汴梁無險可守,至於那位李大人的計策難免有些勞民傷財了。在臣看來,最好的辦法還是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