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八 作品

第254章 錢真是好花啊

 雜貨鋪掌櫃看到銀子,趕緊伸手接過。

 有銀子掙,什麼都好說。

 安小暖客套地回了幾句,又清點了一遍自己買的東西,這才藉口去找同村人,先離開了雜貨鋪。

 等到了沒人的地方,她將空籮筐和扁擔取了出來,愉快地回了雜貨鋪。

 把買的東西裝到籮筐裡,再慢慢挑著去了沒人的小巷,連東西帶籮筐,全部收到空間裡。

 從小巷出來,安小暖看到了一家書肆。

 想都沒想,她便朝書肆走去。

 大寶是個愛讀書的,家裡的書都被他翻爛了,得再給他買兩本。

 另外,之前託林大娘做的竹編書桌和書桌椅已經擺放到大寶和二寶的屋子裡了。

 只是家裡沒有筆墨紙硯,所以書桌一直沒派上什麼用場,頂多就是擺放大寶那幾本已經包漿的書。

 所以啊,這筆墨紙硯也得準備上。

 書肆裡的東西還真不少,不過客人卻一個都沒有。

 安小暖剛進去,便有夥計迎了上來,笑著問安小暖要買什麼?

 安小暖問了問紙張和筆墨的價格,又看了看書肆裡的書。

 好傢伙。

 難怪人人都說讀書貴,科舉路難走。

 除了讀書的人得是那塊料外,還得有經濟條件才行啊。

 束脩是一方面,趕考的路費和食宿費也不提,光是筆墨紙硯和書本的費用,就足以壓垮一個普通家庭了!

 所以在古代,一般情況下,都是舉全家之力,或者舉全族之力,去培養一個讀書人。

 當然。

 這一點安小暖早就知道了,畢竟她也不是第一次進書肆。

 之所以還這麼驚訝,完全是因為青山縣這邊的書肆所售賣的東西,價格要比平安鎮那邊貴上許多。

 毛邊紙,一刀七十張,售價五兩。

 毛筆一支,最差的售價也要三錢,好一點的有半兩,一兩,甚至十幾兩。

 硯臺呢,最便宜就得二兩銀子,還是特別差的那種。

 墨嘛,二錢到十幾兩不等。

 書本有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幾十兩的。

 五兩的書本,自然是別人抄寫下來的,幾十兩那些,則是印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