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與夏天 作品

第 104 章 論白月光的殺傷力


 陸今安說完這話之後,見初微突然臉色凝重的沉默了下來,大概也是沒想到他這麼能瞞。他想了想,最終還是選了節完整章節』” 初微如今在京中認識的人不少,很多陳年八卦也知道一些,但從沒聽說過這麼個人。 “繆遠在十年前便已被人暗殺,如今不在人世。” 有人猜測是太子的追隨者所為,也有人猜測是舊主怕他知道太多故而殺人滅口,雖然當年繆大人死狀悽慘,但兇手這些年來都沒有找到,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 初微直覺這人不簡單:“這位繆大人有什麼特別之處?” 能讓皇帝偷偷摸摸大老遠把人從嶺南弄回來。 “此人無甚容人之量,也無多少治世之能,在翰林院當差那些年只能說得上是中規中矩,只是一樣……” “什麼?” “他是大皇子的表兄,當年繆家因著侵吞民田一案被先太子查辦,一早便恨極了太子一脈。” 初微把陸今安的話做了一下換算。 也就是說,繆遠這個人只能說是能力平平,這樣的官員在朝中一抓一大把,原是不足以讓皇帝委以重任的,可皇帝這會兒就是啟用了他,且還是揹著人悄悄的啟用,一定是看中他有與眾不同的過人之處。 皇帝啟用其人意欲何為? 目標自然是太子。 “可皇上啟用此人想來也是絕密之事,你又是從何處得知?” “繆遠大概一進京就被皇上安排在了內衛府,的確也見不得光。”陸今安道,“他從前在翰林院任職之時,寫過不少的策論和文章。此人素來自負,行文用字仍保持著年少讀書時獨有的習慣,這些年未曾變過。皇上那段時間也曾頒過幾道旨意,其中兩道一看就不是當時負責擬旨的幾位侍讀的行文,頗有幾分繆遠的手筆。” 初微驚訝的睜大了眼睛。 皇帝將繆遠秘密安置在內衛府,不讓他出來見人,自己也防範得嚴,所以宮中大概率不會有人知曉此事,而陸今安僅僅是通過擬旨的行文方式,就猜到了繆遠入京的事,這感知力可謂是十分敏銳,非常人所能及。 “我當年雖然不能完全確定是他,但這些年來我見過這樣行文風格的,只有繆遠一人。這事關係到整個東宮的安危,茲事體大,故而那日上書房下學之後,我便去往東宮,將自己所思所想之事告知了太子,” 初微記得這先太子比五皇子還要大將近十歲,五皇子還在上書房唸書時,太子都已經開始幫著皇帝理政監國了,按理說和他們應該並不相熟,為什麼陸今安要在這樣的大事上幫他? “你和太子關係很好嗎?” “算不得好。”陸今安道,“只是太子仁厚,從前在宮中幫過我許多。” 他剛入宮時年紀還小 ,比現在更要清高不入世,偏生宮裡是最容不得人有傲氣的地方。 五


皇子素來只對自己的事情上心,旁人一概不管,三皇子虎視眈眈,宮中之人拜高踩低,最難相與,且內廷司給宮中所供應的東西有限,那些吃的用的都先緊著幾位上殿,即便拿了銀子出來打點都是不夠的。 說來諷刺,他的家世在一眾皇子宗親中本就不算突出,在吃穿用度方面也大都事事排在人後,遇上什麼突發事件也沒人給他兜底,後來父親用一條人命換來了賢臣的名聲回來,為了免得人說苛待忠良之後,他在宮中的境遇才總算好了一些。 初微記得,原文當中在五皇子提及先太子時,曾描寫過陸今安回憶中的兩個細節。 在陸今安剛剛入宮之時,伴讀都是每月得以休假一次,還時常被皇子所的掌事以各種理由剋扣。 太子聽說了他父親在外忙碌,母親身體不好,祖母在青州照顧不上,特意為他請旨,每旬都可以回去一次。 還有一次是他在宮中高熱病重,也是靠著太子送來的湯藥才得以撐了過去。 太子從十五歲那年便開始參與朝事,還有東宮那一大攤子事情要他拿主意,每日要處理的事情想來不少,而他在百忙之中也能費心對幼弟的伴讀也這般照拂,的確擔得起“仁善”二字。 這樣一個光風霽月、天縱英才的未來儲君屢屢關照且施以援手,是個人都抵抗不住,說是陸今安那段生命裡唯一的一束光也不為過。 初微突然想起來,自己節完整章節』” 陸今安覺得這事還是要從皇帝自身說起。 皇帝一向主張“血脈論”,在位期間短短几年便用鐵腕確立了皇族凌駕於世人之上的超然地位,而在他的眼中,元后所出的太子自然是自己高貴血脈的正統延續,早先年對太子也是極盡寵愛。 而太子自己也一向爭氣,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孩子的模板,完成了皇帝對繼承人的所有期待。 而皇帝向來擅長制衡之術,寵愛太子的同時也不忘把大皇子拉了上來,不讓太子一家獨大。 而慶曆二十年前後,同太子纏鬥多年的大皇子倒臺,朝中之人幾乎一邊倒的支持於他,從前難以推行的諸多政令也得以一呼百應……這樣一位如日中天的東宮儲君,在那樣的情況下,實在 很難保持清醒。 再加上手下親信打著他的幌子在外惹事不少,皇帝還好好的坐在位置上,就開始籌謀等太子上位後要如何大展拳腳。 這樣一通操作下來,自然招惹了皇帝忌憚。 太子雖然並無反心,但就當時的實力而言,他若想反那便隨時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