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葵 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不見的屍體

    ()        一聽,原來是向劉立偉請求支援,憑藉超常聽力,我聽到電話對面的劉立偉說馬上給張立海打電話,讓他組織幾個人過來。

    真是怪事年年有,唯有今年多。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時不時能看到人被動物咬傷的新聞,不是有那麼句老話麼——“兔子急了咬一口”,沒想到今天竟然見到了被人咬死的動物,是行為藝術嘛?是惡搞行為?說出去,誰會信!

    郝民圓打完電話,讓婦女鎖上大門,等待志願隊伍到來。

    幾個人馬不停蹄,又到了盧建國家,遠遠的就聽到院子裡傳來讓人心碎的哭聲,不用問一定是死者家屬。

    村裡人應該早已把區派出所來人查案的事告訴了盧建國家人,看到我們進來,全都蜂擁而來。

    “你們一定給我爸爸報仇啊!”

    “我爸爸是被……被鬼嚇死的!”

    劉希利沒吭聲,徑直朝著屋裡走去。

    我看到屋子裡搭起個簡易床,正對著門口,床上躺著個人,目測是個老漢,應該就是昨晚死了的盧建國。門外幾個街坊正在幫著搭靈棚,嘴裡還都嘟囔著什麼,貌似有怨言。。

    不用聽,我也能猜到他們在抱怨什麼。

    整個黃河下游地區的喪葬習俗依舊比較傳統,也相當繁瑣麻煩,死了人半個村子跟著受累。

    首先人死了後,先得準備一張停屍的冷床,說是床,其實並非一般的的床,大都是用板凳和木板搭建起來的,頂多再在上面鋪一張涼蓆子。

    用老人的話說,這就是老輩子的規矩,不管你身居要職,還是富甲一方,都得遵守。

    死者先由子女給穿上壽衣,然後抬到冷床上。

    說到壽衣,這個更講究。

    至少在大部分農村,上了年紀的人都很注重壽衣,大部分老人會趁著自己手腳還算利索,提前準備好壽衣,放置家中,有的人六十出頭就準備好了,可直到八十幾歲才死,這套壽衣也就在家裡存放了二十幾年,甚至有的壽衣因為存放時間太久,等到人死後拿出來時都已經腐爛了,沒辦法,子女們還得重新準備。

    說白了,準備壽衣也算是一種心結。

    橫死之人的家人就得匆忙為他們購置壽衣,所以醫院附近都會開著至少幾家壽衣店,買這玩意都不砍價,所以別看平時店裡冷冷清清,其實賺錢不少。

    屍體在冷床上也不能亂放,必須頭朝南腳朝北,屍體頭前放個小香爐,點上三根香,直到火化或者下葬前,得保證“香火不斷”。

    另外還得當天搭建起靈棚準備好孝衫和吃飯用的碗筷。

    靈棚可大可小,一般是根據死者哭喪的人數決定,這個一般村裡都沒有,而是得向附近的“白事會”租賃,以前還得請哀樂團奏哀樂,所謂的哀樂團無非是附近幾個村懂點樂器的,人數也不固定,多幾個少幾個都行。

    因為無論誰家,都不會常死人,所以喪葬用品都是合夥使用,一般是村裡的幾個大家族的代表們商量好,合夥湊點錢,然後購置一整套喪葬用品,輪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