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葵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二章 桌子上的東西

    如果生下孩子,只有女方這邊撫養長大,並且跟隨母姓,作為自己家的孩子,這樣就能避免同父的情況的發生。

    不管那種婚俗都得舉行一個古老的儀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薩和拜祖宗。

    在女方家舉行這個儀式,時間一般在半晚,不請客、不送禮,朋友們也不參加。

    這個禮儀是由男方家請一證人把求婚者領到女方家,當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

    他們的母親及舅舅也瞭解和默認後才舉行,男方家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把帶來的禮品按規矩放在火塘上方鍋樁的平臺上及經堂裡的神臺上,向祖宗行禮,向鍋樁行禮,再向長輩及媽媽、舅舅、姐姐行禮,然後接受長輩們及姐妹們的祝福。

    送去的禮品按尊長、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須按摩梭人裝飾,從頭到腳精心打扮。男方會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親手織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帶。

    女方家決不會向男方家攤派錢物。

    她們認為男女相愛是平等的,比什麼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

    當證人向“阿夏”的母親、舅舅們交待完後,從此男女雙方就公開化了,“阿夏走婚”不請客,不操辦,這種古老的風俗又儉樸、又省事,整個儀式一個小時即可完成。雲海

    在外界總是有走婚即為一夜情的說法,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說法。

    摩梭人是一個非常保守和淳樸的民族,走婚與我們的婚姻其實只有一紙之差。

    走婚都是建立在男女雙方彼此瞭解相愛的基礎上的。走婚絕非是一時的激情與衝動。在13歲成人禮後,摩梭人享有走婚的資格,但一般情況下即使有了心儀的對象,也要經過3年甚至更久的眉目傳情和對歌環節後,才可正式走婚。

    在某種意義上走婚是一種一生都戀愛浪漫的婚姻方式,雖沒有一紙約束,但也關乎責任與愛情。

    據我瞭解,真實的走婚習俗,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本質說,是種極具地域色彩的浪漫行為,只是後來被部分亂用,亂編,改變了其味道,變得曖昧甚至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