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琿丶 作品

第12章 往事回首

久而久之,旁支的人慢慢地靠攏岑崶,明裡暗裡紛紛表明立場,都要擁護岑敖坐上繼承人的位置。

岑崶身居副族長,從小勤於修煉,族中事務全由岑巍打理,岑氏能夠興旺而不衰,岑巍功不可沒。岑氏的旁支很多,每支的整體實力都很雄厚,旁支的那些人究竟在想什麼,岑崶心知肚明,倘若真要這樣做了,那麼勢必引發嫡系間的爭鬥,不說旁支趁機取而代之,一旦嫡系相爭,恐怕整個氏族都要四分五裂。

遙想大羲國一統九州,分裂於亂,如今國家已毀,岑崶更不願看到氏族也跟著轟然傾塌,在他心裡,氏族的穩固遠比族長之位重要得多。

當年岑紹出生,岑巍外出張羅生意,未及時回家,岑崶抱過孩子,仔細視之,明知沒有靈骨,還是以“紹”字贈名,——那個“紹”字,寓有“繼承”之意,這就很好的表明了岑崶的立場。

華沛郡主的名頭響絕鎏州,她自幼受到先代鎏王的寵愛,性情乖戾,成年之後,其脾氣愈加剛烈。嫁於岑葑之後,一直對副族長夫人的位置隱有不甘,她覺得岑崶十分窩囊,空有一身修為,卻不思進取,自己不去爭奪高位也就算了,竟不為兒子考慮,枉為人父!

夫妻二人經常為了此事在岑家堡“理論”。

這對夫妻的言語一直不合,經常大打出手,二人都是修煉者,位至象翥,修為可想而知。岑崶不想和女人動手,但是不還手不行啊!面對一個象翥老婆,哪怕輕微磕碰一下,亦很容易命喪當場。因此,每當華沛郡主動手之際,整個岑家堡為之慘淡,而固若金湯的岑家堡,為此經年修繕。

岑紹從小就喜歡觀看二人鬥法,每次二人開戰之時,他都會爬上岑家堡最高的建築,然後坐在正脊上瞭望。那些場面猶如天神間的對抗,看者酣暢淋漓。原本亦是讓人拍案叫絕的畫面,直到二十歲那年,兩人鬥法累及無辜,幾個族人不幸慘死,這才使他明白二人的爭鬥並不是一場鬧劇。

這場爭鬥的起因,乃是繼承人之位所引發,雖然岑紹也想做那繼承人,卻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堂弟岑敖,而父親又整日怒罵自己沒用,與其被人從繼承人的位置上推下去,還不如主動讓位,如此,或許可以避免嫡系間的血鬥與廝殺。

至此之後,岑紹毅然離開岑家堡,再也沒有踏進家門,每隔幾年思母心切,也僅僅返回金沙郡,於岑家堡之外與母敘話。

離開岑家堡之前,岑紹與父親大吵了一架,旁人以為二人的父子情份已盡,這才選擇離家出走,然而其中的真正原因,一直被他埋藏在心底,從不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