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琿丶 作品

第28章 怨海天曲

飯席上,二人狼吞虎嚥,動作粗鄙,讓岑紹埋著怒色,暗自覺得丟人。但是,遊鯢很賞識二人,一直誇著二人的修為。

有二人在場,岑紹覺得氣氛俗氣許多,此間不宜探討學問,但想到《大修真》平淡的文辭卻堆砌出絕美的詞藻,不由地佩服,“遊兄,你填的那首《大修真》在下品讀過,這首詞差不多有一兩百個名家對其補文,惟有你補的詞文精妙絕倫,文中把成祖皇帝的荒唐以及後世的人間沉浮揮灑的鮮明深刻,實乃曠世佳作!”

遊鯢笑道,“岑兄謬讚,在下自知深淺愧不敢當,在下拙才,比不過岑兄,之所以能被兄臺認可,只是比旁人更加了解那段歷史罷了,若是岑兄也瞭解那段歷史,寫的詞文必然勝過在下千倍、萬倍!”

岑紹聽了,悵然興嘆,“此間天下大亂,大地焚燒殆盡,遺留下來的史料經典少之又少,《大修真》乃開元之後的佳作,當時煉道已經開闢,所以詞中的立意乃以修真煉道為主,過往的文豪皆是骨缺之人,又無史料考究,確實很難揮灑出精妙部分!”說完,忽然激動,“過往的歷史雖有記載,卻只有個大概輪廓,方才聽遊兄之言,勢必知道更為詳細的過往,望兄臺與在下補補歷史!”

遊鯢笑道,“當年成祖皇帝為求長生而引出修煉者出世,乃是眾所皆知的事情,然而成祖皇帝決不是昏庸之輩,幾度拋棄國家追尋長生,其中原由說來話長,此中的歷史全被史官一筆帶過,那些更為詳細的記載,均在亂世中消弭,有人揣摩是他貪生怕死,以致成了一個荒唐的帝王,但如果知曉那段歷史的來龍去脈,或許就會覺得後人的評斷有失偏頗,旁人補文以諷刺、揭露為主,但在下的立意偏偏不在於此,如此一來,兩者比較起來截然相反,因此讀了之後,才會覺得耳目一新!”

岑紹期待已久,請遊鯢還原那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