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爸爸不喜歡她!




這個價格對於普通漁民來說確實很貴,非必要漁民們輕易也不離島。



但是林政委屬於正營職幹部,在現在套的是17級幹部標準,也就是一個月他的基本工資就有101元,這還不算各種補貼。



南江屬於邊防地區,有備戰任務,所以有很高的地區補助,他們平時的餐補在全軍範圍內也是掛最高檔。



加上出差有補助,出海有補助……



林政委一個月雜七雜八算下來拿到手的錢怎麼也在150塊上下。



江嘉意之所以知道的這麼清楚,還是當初陸安清給她科普的。



主要是想向她證明自己的工資能夠負擔得起她稍顯“奢侈”的生活標準,讓她不用在做飯的時候放不開手腳。



江嘉意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林政委兩口子供養月月一個孩子讀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江嘉意不是一個愛管閒事的人,她也沒想著要怎麼去為了人家孩子據理力爭。



但她畢竟是來自於後世,來自於已經基本全面消滅了文盲的世界。



實在不願意看著那麼聰明的小姑娘因為母親的短視而耽誤了。



要是可以,她希望為月月去努力一把,為她敲開一扇門,讓她將來的路走得更平坦一些。



除了準備讀書會的事,江嘉意還在準備繼續要投的稿子。



之前寄去京城的那個稿子估計現在編輯部已經收到了,但是還沒有迴音。



她也不能一直乾等,就將收集的素材重新整理了下,又寫了兩篇。



這兩篇,她準備一篇寄給一本叫做《新風尚》的雜誌,一篇寄給《南江日報》。



寄給《新風尚》雜誌的稿子類型和之前投往《京城晚報》的差不多,主打一個內容新奇有趣。



而寄往《南江日報》的那篇,江嘉意則花了些小心思。



那不是普通的敘述性文章,而是一個食譜。



當然,肯定不是普通食譜,而是以多格漫畫的手法將蒜蓉開邊蝦的做法、步驟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



她畫得非常細,不說最後成品展示時那盤蝦看著多讓人垂涎欲滴,單說過程,連用幾湯匙醬油,幾湯匙糖、鹽都畫得清清楚楚。



主打能看到報紙的人都能跟著做下來,哪怕不太識字都不影響。



她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的形式投稿,實在是動了腦子的。



江嘉意上次進城就發現了,雖然這邊的海鮮品種極為多,品質也很好,可實際上無論雲州島還是南江市的人都不怎麼會做著吃。



她之前在市場小吃鋪特意看了,這邊對待海鮮基本上就是兩個吃法,要麼水煮要麼蒸。



當然,這跟大環境有關。



之前大家都太窮了,窮得能吃飽肚子就覺得幸福無邊,根本不會去考慮吃好的問題。



也沒錢去買那些調料。



可她覺得,隨著國力強大,這樣的情況必然會得到改善。



例如與雲州島一水相隔的南江市,從和周圍人聊天她得知,那邊已經有一些諸如紡織廠,罐頭加工廠這樣的輕工業產業了。



有了這些產業,那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會提高很快。



人們日子過得好了,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肯定是吃穿。



穿沒辦法,現在還是計劃經濟,想買件漂亮衣服都很難。



可解決不了穿的,就更應該想想怎麼吃得好一點了!



蝦,在南江市也並非稀罕物,老百姓們都買得起。



蒜蓉開邊蝦,做法雖然稍微複雜一點,但調料簡單,也都買得到,買得起。



屬於完完全全可以復刻的。



所以,江嘉意覺得這樣的食譜被採用的可能性會很高。



加上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在這種時候刊登出來,給老百姓的年夜飯增加一個新花樣,想來編輯們也不會拒絕。



畫完最後一筆,江嘉意將畫稿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的錯漏之處,與之前一樣,拿出相機,給作品拍照留底,然後放入已經寫好了地址的信封封好。



將信收好,江嘉意才發現小屋那邊有兩個孩子說笑的聲音。



她不由得愣了一下。



她站起身走出屋子,然後就看到敞開的門裡,軍軍和小海洋兩個人正頭對頭坐在床上在玩兒陸安清前段時間給他們買回來的跳棋。



江嘉意走過去在兒子的腦袋上摸了下,問:“你們怎麼沒下樓?不是說讓你們帶著月月一起去玩嗎?”



聽她這麼問,剛才還很高興的兩個小孩兒臉上的笑容頓時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