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天回醫簡



            第二天。

週末!

外面的天氣風和日麗,是個出遊的好天氣。

蘇正南一大早晨練過後,吃過早餐便決定出去逛逛,說起來他在京城這麼久還沒有去過那些旅遊景點呢!

正好今天也沒什麼事,所以他準備好好玩一天。

上午,九點半左右。

蘇正南坐車先是去了故宮,參觀了一下太和殿、乾清宮、鐘鼓樓、符望閣等景點,然後又去了故宮博物院參觀。

這裡的文物有多少就不必多說了。

蘇正南對於老祖宗們留下的這些文物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無論是字畫也好,瓷器也罷,又或者是其它文物,這些可都是老祖宗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一走進故宮博物院,蘇正南便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腳步,每走到一件文物面前他都會停下腳步去看它們的介紹,去欣賞文物本身之外所帶的價值。

雖然蘇正南不懂古玩,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這些文物附帶的文化價值,那絕對是這世上任何國家的文化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走著走著,突然蘇正南看著眼前玻璃櫃中擺放著的一套竹簡停下了腳步,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詫異之色。

“這是.....天回醫簡?”

蘇正南愣在原地盯著眼前的竹簡看了好半天,臉上那不敢置信的神色是越來越濃了。

作為一名地道的中醫大夫,哪怕竹簡旁邊沒有簡體字介紹,他也可以看懂竹簡上所寫的字體。

因為對於一名純粹的中醫大夫來說,日常也是需要研讀很多古籍醫書的。

醫道不分家也是其中一點。

而研讀古籍醫書則是為了學習和驗證中醫那些老祖宗的辯證思想。

事實上中醫除了那些大家所知道的辯證方法以外,還有許多特殊的辯證方式,只不過現在極少有人會了而已。

不僅是因為古籍醫書學起來很困難,主要還是會的人也少了!

看著眼前的竹簡,上面書寫著的‘天回醫簡"四個漢書小篆依稀可以看得出來,蘇正南站在原地逐字逐句的往下看。

眼前的《天回醫簡》只有一百支竹簡,是從另外一家博物館借調過來展覽的。

事實上整部《天回醫簡》共有930支竹簡,共刻錄兩萬餘字。

說《天回醫簡》可能很多人都對它沒什麼概念。

但要是說到《扁鵲醫書》,估計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覺得很牛逼了。

是的,沒錯!

其實《天回醫簡》就是《扁鵲醫書》,竹簡中出現的“敝昔”二字就是扁鵲。

(現實中《天回醫簡》出土於12年天回鎮老官山三號漢墓,這裡為了故事發展提前了十年,可以忽略這個出土時間線。)

不過眼前的竹簡只有一百支,根本看不出什麼太多的東西。

但是根據旁邊的簡體字文物介紹可知,出土的《天回醫簡》經過整理共分為:

《脈書·上經》、《脈書·下經》、《逆順五色脈臧驗精神》、《犮(b)理》、《刺數》、《治六十病和齊湯法》、《經脈》以及《療馬書》共八個部分。裡面所涉及到的知識不僅包含了經絡、臟腑、針灸、湯藥等醫學知識領域,更是首次系統論述了中醫脈診原理,開創瞭望聞問切、辨病論治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