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客 作品

第88章 玉簫奪魄,魔咒落魂

 第88章玉簫奪魄,魔咒落魂

 那簫聲來得突兀,經雙耳傳入心底後生出一種充滿原始慾望的挑逗力,便如一個思春的少女在春閨裡輾轉反側,不斷髮出一聲聲簫管般的呢喃呻吟。

 這種最原始的慾望本就充滿致命的誘惑,尤其是對生機蓬勃的青年男女而言。

 慾望一旦滋生,便會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令人渾然忘卻身周的一切,乃至由大歡喜女菩薩含恨而發,足以將腦袋轟得如遭鐵錘重擊的西瓜般爆開的拳頭。

 但馬空群的目光始終一片清明,竟似全然未受這蘊含奇異魔力的簫聲影響。

 非但如此,他還張口發出一聲直入雲霄的高亢嘯聲。

 馬空群前世聽說過許多關於音殺之術的故事,如“碧海潮生曲”“天龍八音”“無極音波功”“天龍禪唱”“獅子吼”“傳音搜魂大法”等等,自參悟《天地交徵陰陽大悲賦》以來,也想研創一種屬於自己的音殺之術來應付某種特殊情況。

 只是他的樂器上實在沒有什麼天賦,又想到樂理上講究“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便將功夫下在研究以喉舌發聲的技巧上。

 自古以來,多有以歌吟、長嘯驚世駭俗者。

 便如曹魏名士阮籍登天門山訪修道真人,彼此于山巔、半山互以嘯聲應答,聲有鼓吹之妙、雷霆之危,響遏行雲,聲震山林。

 再如唐代禪師惟儼某夜登山,見雲開現月,頓悟“雲在青天水在瓶”妙旨而縱聲大笑,澧陽以東九十里內之人皆有笑聲入耳如在隔壁。

 亦如本朝大儒王陽明於戎馬倥傯間靜坐練氣,驟然間聲氣俱發,化為喉嚨間的一聲長嘯,令軍中萬馬嘶鳴,將士悚立。

 馬空群以包羅萬象的“天地交徵陰陽大悲賦”為旨要,遍搜古籍,精研古人吟嘯發聲技巧,又融合了《憐花寶鑑》中源於波斯又經王憐花改進演化的“惑心術”法門,創出如今正在使用的“天撼地蕩大落魂咒”。

 此刻針對那旖旎綺麗,挑動情慾的詭異簫聲,他將具有混元無極屬性的“天混地沌大吞星功”內力轉化為純陽之質,氣運丹田發出一聲至剛至大的長嘯。